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汇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张汇滔1882~1919

名维藩,字孟介。正阳公学毕业后,入安庆武备学堂,后入清廷新军,与熊成基、柏文蔚等组织“同学会”。因宣传革命,引起清廷注意,乃逃往上海。1905年东渡日本,入监警学校,后加入孙毓筠在日组织的“阳明学社”。不久,加入同盟会。次年回国,在寿州组织“信义会”。1908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拟乘四顶山庙会之机举义,事泄,改变计划。后在寿州组织农会活动。1909年与王庆云等在寿州组织团练。1911年光复寿州后,成立淮上军司令部,任副司令兼参谋长。率第三路军北上,光复各州县。倪嗣冲兵分两路向淮上军进攻,汇滔率部分头突围,牺牲惨重。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汇滔任副参军长。1913年3月回皖组织讨袁皖军,准备起义,失败后回上海,再渡日本。1919年由日回沪,被倪嗣冲派人刺杀。

张汇滔1882—1920

原名张维怀,字孟介,习称孟杰。寿县人。1889年投笔从戎,入安庆武备练军,并和柏文蔚等建立进步团体“同学会”。1905年东渡日本,考入东京警监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回国返里建立同盟会的分支——信义会,积极发展反清革命力量。1911年11月5日组织起义,光复寿州。旋成立淮上国民军,为副总司令,亲率2000余人西征清军,连克正阳关、颍上,入颍州城与革命党人程恩普会师。袁世凯命倪嗣冲率重兵反攻颍州,指挥军队坚守城垣,重创清兵,终因寡不敌众而放弃颍州。1913年7月,孙中山决定发动二次革命,受命为讨袁军皖军第一支队长,负责将淮南之敌驱至淮北,苦战月余,援军、粮弹皆缺,被迫东撤。1914年应孙中山之召,赴日本东京协助组建“中华革命党”,并受命为安徽支部长,回国从事秘密活动,先后在汉口、高密、安庆等地多次策划军事行动,均告失败。1917年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奉命返沪组织武装反对北洋军阀。其文武才干深受孙中山赞赏,誉之为“吾党之力行家”。1920年1月30日遭歹徒枪击,于2月5日逝世。年仅38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