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溥1602—1641Zhang Pu明末文学家。字天如,号西铭,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崇祯四年中进士,后改庶吉士。后以葬亲乞归,不再出仕。曾和同里张采组织复社,自称继承东林,敢于评议时政,影响甚广,为权贵所恶。 张溥1602—1641明末文学家。初字乾度,后改天如,号西铭,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进士,授庶吉士。与同邑张采齐名,时称“娄东二张”。于崇祯初组织复社,进行文学与社会、政治活动。散文名重当时,风格质朴,激昂明快。其《五人墓碑记》为传世名篇。有《七录斋集》十五卷。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一百一十八卷,各集均有题辞。 张溥张溥1602—1641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后改庶吉士。与同里张采齐名,号称“娄东二张”。崇祯初,组织复社,兴复古学,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他的散文,风格质朴,文笔明快爽放,慷慨激昂,直抒胸臆,在当时即以文名于世。其代表作品《五人墓碑记》,赞颂苏州市民与阉党斗争,叙议相间,以对比反衬手法叙写,被传诵至今。其创作推崇前、后七子理论,主张复古,反对只描写山水或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但又主张“务为有用”,表明他对古人不是亦步亦趋,而是要于现实“有用”。著有《七录斋集》,并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