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生煮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张生煮海

全称《沙门岛张生煮海》。戏曲剧本。元李好古撰。四折。好古保定(今属河北)人(一说山东人)。元前期杂剧作家。所作杂剧三种,仅存一种。此剧本仅八千余字,为古代龙戏之一。叙潮州秀才张羽寄住石福寺,曾于月下弹琴,感动出游龙女琼莲,约张羽次年中秋在海边相会。羽届时应约,却与秦时毛女相遇,得知琼莲是龙女,龙王不许外出,只得以毛女所赠三宝煮海,迫使龙王允许二人成亲。二人原是上界金童玉女下凡,故一同归位,得到正果。剧情原于民间传说,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文辞极为雅丽,向为评论家所称道。有《元曲选》本,《柳枝集》本。李祥辰《李好古与<张生煮海>》(《河南戏剧》1983·6)可供参考。

062 张生煮海

元杂剧。李好古著。(一作尚仲贤作)全名为《沙门岛张生煮海》。写潮州儒生张羽寓居佛寺,清夜抚琴,惊动龙女琼莲,二人一见倾心,约定中秋节相会。张羽因等不及而来到海边,琼莲因受阻于父王而不能前来。张羽遇女仙人毛仙姑,赠以银锅等宝物三件,便在沙门岛支锅煮海水,结果大海与锅水同沸,龙王不得已招张羽至龙宫为婿。此剧表现人神恋爱,寄托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美好理想。

张生煮海

杂剧剧本。全名《沙门岛张生煮海》。元代李好古作。作品情节受西晋竺法护所译《佛说堕珠者著海中经》的影响,但又杂有道家气息。作品以张生与龙女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强烈追求婚姻自由的斗争精神。全剧浪漫气氛浓郁,龙女听琴和张羽煮海两个场面写得很动人。此剧与《柳毅传书》被人称为元代神话剧中的双璧。

《张生煮海》

元代杂剧剧本,全名《沙门岛张生煮海》。李好古撰。剧情讲叙潮州儒生张羽寓居石佛寺读书,清夜弹琴遣兴,感动东海龙王三女琼莲,相见后两相爱慕,相约八月十五中秋相会。龙女赠张生冰蚕鲛帕为信物。张生思念殷切,至海边寻访未见,遇东华仙姑赠以银锅、金钱、铁杓三件宝物。张生依仙姑指点在沙门岛置锅煮海水。大海沸腾,龙王无奈请石佛寺长老为媒,招张生入赘龙官。两人成婚欢宴之时,东华仙姑来说明二人是上界金童玉女下凡,如今宿债已偿,即携二人共赴瑶池仙境。剧本写人和龙女恋爱,极富神话浪漫色彩。张生热烈执著地追求爱情,敢于挑战龙王,反映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美满爱情的理想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曲折表现出作者的反封建意识。这种积极的思想意义,使此剧有较强的生命力。此剧曲词优美,描写海洋风景壮丽眩目,青木正儿说可做“海赋”来读。但是由于线索与情节较单纯,结构稍嫌松散,《元曲选》本4折分别由正末(扮张生)与正旦(扮琼莲)在各折中主唱,突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常例,是个不小的进步,它与《柳毅传书》并称元杂剧神话爱情戏的双璧。清初李渔曾和二剧情节写成《蜃中楼》传奇。除《元曲选》本外,还有《柳枝集》本。

张生煮海

元杂剧。元李好古(东平人)作。写书生张羽寄居东海石佛寺,夜间弹琴散心,惊动龙女琼莲,两人私订终身,约中秋节重会。张羽不到约会时期,即去海边,遇毛仙姑,仙姑认定龙王不会答允亲事,赠给张羽银锅、金钱、铁杓三件法宝,煮沸海水,治服龙王,迫使龙王答允婚事,送出琼莲,与张羽结为夫妇。全剧表现了男女青年对爱情和幸福的大胆追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是元杂剧中神人恋爱题材较好的一部。此剧与尚仲贤的《柳毅传书》被誉为元代神话剧的“双璧”,后世被许多剧种改编上演,历久不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