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彝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彝剧彝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楚雄、红河和新平等地彝族聚居区,亦称“彝族山歌剧”。它是在吸收汉族戏曲某些表演手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音乐以本民族民歌、歌舞曲和器乐器为基础。常用曲调有梅葛词、左脚调、嫁调等;并根据内容需要,在原曲调基础上创作新腔和伴奏音乐。演唱使用绒音、闷音等行腔中特殊技巧,颇具特色。伴奏以常见民族乐器为主,并加入本民族四弦、小闷笛、木叶等乐器。表演动作源于彝族毕摩祭祀、民间歌舞、日常生活。剧本除少量民间传说外,多取材于本民族现实生活。台词保持彝族生活用语和说唱诗歌的特点,通俗简洁。唱词多为五言、七言,少量为八至十四言,原用彝语道白演唱,并兼用汉语道白。代表剧目有《半夜羊叫》、《曼嫫与玛若》、《查德恩答》、《篾独尼闹店》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