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彩塑渡海观音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彩塑渡海观音像元。通高166厘米。山西省新绛县福胜寺内塑像。福胜寺在新绛县西北17公里处的光村,唐贞观年间敕建。现存建筑、彩塑以元明两代为主。弥陀殿建于元代,殿内所奉弥陀和观音皆为建殿时原作。渡海观音位于主尊背光之后。观音头戴风帽,身披宽松长衣,脚踏一朵雾气缭绕的祥云。重心在右脚,身体向后微倾。右手自然下垂,左手手心向上飘然轻扬,姿态十分优美。面庞丰满圆润,神态安详宁静,带有至尊的气质。背景为碧波翻卷的海水。左侧脚下有一善才童子在参拜。此塑像设计完美,将人物、海水、祥云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有静有动。工艺精细,观音衣衫随风而起的皱褶,童子满脸可爱的虔诚,均刻画巧妙,增加了整体的艺术效果。 彩塑渡海观音像明。高248厘米。四川省新津县观音寺观音殿后壁。在大殿内主尊的背面塑渡海观音是当时一种流行作法。此渡海观音立于鳌头之上,手握净瓶,其面容端庄、沉稳,肌肤丰润,胸佩璎珞,衣裙随风飘扬,自然飘洒,背后呈现大海的汹涌波涛,普陀山隐现于海浪之中。这一具有强烈动感的背景,与观音的安详自如形成鲜明对比,动静相衬,完美和谐,充分体现了民间工艺大师的精湛技艺,是明代寺庙雕塑中的精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