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彩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彩胜cǎishèng彩色的胜状首饰,多于立春日等时令节日佩戴,有防灾辟邪之功效。剪彩帛、色纸为胜形:中部为一圆体,上下两端作对向梯形;亦有剪制成飞燕、鸡雉及旗幡等形状者,亦有饰以珠翠,使用时系缚在簪钗之首,插于两鬓,或悬挂于腰间,表示迎春,防灾辟邪。此俗一直沿至明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唐张继(一说陆龟蒙作)《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诗:“遥知双彩胜,并在一金钗。”孙思邈《千金月令》:“唐制,立春赐三宫彩胜各有差。”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立春日,赐三省官彩胜各有差,谢于紫宸门。”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彩胜》:“《岁时记》曰:‘人日剪彩为胜,起于晋代贾充夫人所作,取黄母(即西王母)戴胜之义也。’”梅尧臣《嘉祐己亥岁旦呈永叔》诗:“屠酥先尚幼,彩胜又宜春。”苏轼《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诗:“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辛弃疾《蝶恋花》词:“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又辛弃疾《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词:“彩胜斗华灯,平把东风吹却。”史浩《武陵春·戴昌言家姬供春盘》词:“争看钗头彩胜新。金字写宜春。”陈元靓《岁时广记·立春》:“唐制,立春日,赐三省官彩胜各有差。谢于紫宸门,又《续翰林志》云:立春,赐镂银饰彩胜。”元张宪《端午》诗:“五色灵钱傍午烧,彩胜金花贴鼓腰。”明王彦泓《菰川纪游用元白体》诗:“彩胜虫鱼工剪刻,牙盘橙笋细雕镂。”宁献王《宫词一百七首》其四十四:“彩胜双双斗凤钗,薄罗金缕燕花牌。”清钮琇《觚剩·秋灯》:“制成彩胜出文鸳,剪就银花回舞燕。”徐珂《清稗类钞·服饰》:“胜本首饰,即今俗所谓彩结,彩胜有作双方形者,故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