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彭玉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彭玉麟1816—1890清湘军将领。字雪琴,湖南衡阳(今衡阳市)人。初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义。咸丰三年(1853年)随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制造大船。次年参加湘潭之战,获胜。后随军攻占岳州(今岳阳),在湖北武汉、田家镇与太平军水师作战,旋升知府。咸丰五年在江西湖口为石达开截击,大败。不断扩充势力,后又率水师策应陆师东下,克安徽金柱关,围攻九江、安庆和天京。镇压太平天国有功,授兵部侍郎。光绪九年(1883年)擢升兵部尚书。后因病辞退。中法战争时,继续回广州办防务,驻虎门。后因病开缺,回籍病死。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衡阳人。早年参与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并购洋炮。次年于湘潭击败太平军,任知县。1855年2月在江西湖口被太平军截击,败九江。1856年,配合陆军击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升广东惠潮嘉道。次年同杨载福等攻湖口,继夺九江,协同陆师陷安庆,升安徽巡抚,力辞,改任水师提督,复授兵部右侍郎。1862年(同治元年)率水师策应曾国荃陆师沿江东下,堵截天京护城河口。次年与杨载福等破江浦等地,断经天京粮道。攻陷天京,加太子少保。1868年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次春回籍。1872年奉命巡阅沿江水师,疏陈整理事宜。1881年(光绪七年)署两江总督,再疏力辞,仍留督江防、海防。1883年晋兵部尚书。中法战争时,赴广东会筹防务。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1888年巡阅长江水师,至安庆。以衰老疏请开缺,后病卒。赠太子太保,谥刚直。著有《彭刚直公奏稿》。 彭玉麟1816—1890又作玉麐。清朝将领。字雪琴,自号退省庵主人。衡阳人。道光三十年 (1850),以附生随军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咸丰三年 (1853),助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四年,参加湘潭之战获胜,以知县用; 会陆军克岳阳、武昌,擢同知; 继破田家镇,断太平军横江铁链,焚毁船只数千艘,以知府记名。攻九江,大败于湖口。五年,武汉复失,乃重建水师,会攻武汉,授浙江金华知府。夜袭汉阳,拔五显庙,以道员记名。后往江西,整顿鄱阳湖水师。六年,擢广东惠湖嘉道,获胜樟树镇,克南康。七年,与杨岳斌军夹攻湖口,再攻九江,加按察使衔。八年,克九江,晋布政使衔。九年,败于池州。十一年,授广东按察使,会陆军克孝感、天门、应城、黄州、德安,擢安徽巡抚,力辞,改职水师提督。同治元年 (1862),授兵部右侍郎,统水师佐曾国藩围攻天京。二年,力战克九洑洲、浦口,断天京粮道。三年,天京陷落,加太子少保。七年,会曾国藩奏定水师营制。八年,回籍。十一年 ,奉命巡阅长江水师。七年 (1881),诏署两江总督,力辞,仍留督江防。九年,晋兵部尚书,中法战争爆发后,赴广东会筹防务,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守备。十一年,战争结束,疏陈海防善后六事。十四年,因病回乡。后死于家。清廷赠太子太保。撰有《彭刚直公奏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