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影娥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影娥池在西汉长安御苑内,汉武帝开凿此池以赏月色,池旁建望鹄台,以观月影映于池中,故名。亦名眺蟾台琳池。汉昭帝时开琳池,扩大了池面,在池的南边筑桂台。池水自太液池引入。池中游船能载数百人。池中栽植着分茎荷、四叶状如骈盖,受日光照射,叶就低垂。所结的籽实像元珠,可以用做饰佩。花叶芬馥之气可达十里。见《三辅黄图》。 影娥池汉代苑池,为上林苑苑中之苑。位于汉长安故城外太液池之西,即今陕西西安市西20余里处。据《历代宅京记》载: “在建章宫,武帝凿池,以翫 (玩) 月。其旁起望鹄台。” 每当月明星稀,武帝常登台观月,又常命宫人乘轻舟在池中以弄月影,影娥池也因此而得名。池旁建有眺蟾台。据载,池中有鼊,成群上岸时,看上去好像连壁弄于沙岸。池南筑有桂台,登高可望远方。池北有鸣禽苑,苑中珍禽无数,其鸣千回百转。还有一种“生金树”,树皮一破即成碎片状,并呈金一样颜色,亦称“青金树”。影娥池中有游月船、触月船、鸿毛船、远月船,船极为华丽精巧,可载数百人。池中还种植了一种低光荷,清香无比。皇帝与后妃宫人荡舟池中时,常摘采荷之籽实,并含于口中,不仅口中香气久存,而且能益脉壮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