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征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征君旧时对曾受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之称谓。《后汉书·黄宪传》: “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 征君汉代被皇帝征召的士人称作“征君”。当时受征召,为最尊荣的仕途。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则予以优待,用安车蒲轮迎进朝廷。次一等的用公车。一般者尚须自备车马。有时征君前往京师,朝廷还特诏令县次传舍供给酒食,沿途地方官亦需迎送招待。当回归时,也享受同样的待遇。关于征君的去留,朝廷虽可督促,但如坚不应命,一般也不硬性强制。东汉时统治者极力崇尚名节,在此风影响下,许多士人竞相以不应征召为荣,出现了一批所谓的“节士”。参见“节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