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1915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915年


数学

希尔伯特和洛伦兹用变分法原理推出广义相对论的数学方程,成为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形式基础。


物理学

威廉·亨利·布拉格与其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合著《X射线与晶体结构》,因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分析,共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引力方程的完整形式,完成广义相对论理论。预言了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折,解释了水星近日点的剩余进动问题。相对论及量子力学的建立标志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密立根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公式。
杜安和亨特[美]证明受激X射线的短波极限是由量子理论决定的。
石原纯[日]发表了用普通坐标表示的量子化条件。
索米菲 [德] 采用椭圆轨道和相对论效应改进了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图),推出了玻尔的量子化条件,并解释了巴耳末线系的精细结构。


氢原子的量子轨道


化学

洪达制成粗制热天平,从此开始了热重量分析的研究。
理查德·威尔斯泰特[德]著《叶绿素研究》一书出版。证明生命过程的调节作用,首先是和各种酶体系密切相关的。同时重新发现茨维特的色谱分析法,使这一化学分析方法得以普遍应用。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哈伯[德]和泡帕[美]分别制备了战争用的毒气。
普良尼斯尼柯夫[俄]著《农业化学》一书出版,创立了以生理学为基础的农业化学学派。


天文学

洛韦尔[美]根据天王星和海王星两行星的运动未能解释残余摄动,预言还有一颗大行星的存在,这就是后来发现的冥王星。
亚当斯[德]发现天狼星,是第一颗白矮星。


地学

阿·洛·魏格纳[德]著《海陆的起源》一书出版,系统总结了他的大陆漂移理论。在该书中,列举了地球物理、地质学、占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面的大量证据来论证他的学说。
德赖尔[美]在区域划分图上首先引用自然控制与人类反应概念,并将其划分的美国区域称为“自然经济区域”。


生物学

特沃特[英]发现细菌中可传播的溶解作用,因此发现一种必须寄宿于细胞中才能繁殖的病毒,后被命名噬菌体。
摩尔根[美]、布里奇斯、斯特蒂文特和缪勒[美]合著《孟德尔遗传学的机理》一书出版,它是以他们的果蝇实验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基因学说。他们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状排列,还绘出了果蝇4个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图样。
海特列希加[美]提出印第安人起源于亚洲,尼安德特人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侧枝,而是人类发展阶段中的一个代表。
克莱门茨[美]提出关于植物群落演替的“演替顶极”概念。


医学

麦克勒姆[美]研究表明,一些水溶性微量物质也是营养所必需的。他命名这类物质为“水溶性维生素B”;而把1913年他发现的维生素称为“脂溶性维生素A”,这是用A、B、C、……来命名维生素的开始。
井户泰[日]发现了韦氏病原体。
山极胜三郎和市川[日]等用煤焦油不断重复地擦兔子的耳朵,结果引起兔子产生了皮肤癌,这是第一次用人工方法诱发了肿瘤,对肿瘤的起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技术

盖达发明了扩散泵。
雍格[德]制造出全金属飞机。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强击机。
兰米尔[美]制作了振荡用的真空功率三极管。
M.本尼迪克斯[美]发现锗晶体可用来把交流变成直流,这为集成电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美国发明了电滤波器,解决了将频带分开的问题。
卡森[美]证明了在无线和有线通信中只要传送调制后两个边带中的一个(“单边带”),便已足够通信,甚至还可得到更好的效果。
美国铺设了横跨大陆的电话线路。同年,由于使用了三极管,解决了放大、调制、消除杂音等问题,并利用长途电话首次成功地把声音从美国送到了巴黎。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发明“巴斯顿裂解法”,这是最早的工业化分解重油为轻质油的裂解蒸馏法。
美国“里德·普伦迪斯公司”制造出自动车床。


1915年


文化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
列宁著《谈谈辩证法问题》,阐明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
英国史密斯的《早期文化的迁徙》出版,首次陈述了自己的人类学观点。
泰戈尔长篇小说《家庭与世界》出版。
西班牙的巴列·英克兰的《午夜,战争的一瞥》出版,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间的血腥屠杀。
墨西哥阿苏埃拉发表长篇小说《在下层的人们》。
德国缪勒写成《视觉知觉的图形》,接触到格式塔心理学的问题。
高尔基创办《纪事月刊》,积极宣传反战。
国际社会党委员会创办《先驱》杂志。
8月,列宁作《论欧洲联邦口号》,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思想。


政法

丹麦制定新宪法,使男子及大多数妇女获得选举权。
俄国成立国防专门会议,负责调整与战争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
美国国会决定成立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
墨西哥卡朗萨任总统。10月19日,美国予以承认。
1月,意大利“革命行动队”在米兰成立,标志意大利法西斯运动开始。
1月末,葡萄牙军人叛变,卡斯特将军建立独裁政府。5月中旬被推翻。
2月,德国实行粮食定量制,每人每天225克面粉,以摆脱战争之困。
2月4日,德国政府宣布自同月18日起以潜艇封锁英国。
2月17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在瑞士伯尔尼举行代表会议。
3月,英国与法、俄达成瓜分土耳其及处理海峡问题的秘密协定。
4月26日,英、法、俄与意大利签订《伦敦密约》,允诺在战后给与意大利领土补偿以换取其参战。
5月,英国联合内阁组成,以利战争。
5月23日,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新的意大利战线形成。
6月3日,协约国举行巴黎会议,确定各国在经济事务方面协调行动。
9月,美国强迫海地签订屈辱性条约,控制了海地的海关、财政和地方警察,海地实际上沦为美国殖民地。
9月5日,各国国际主义者在瑞士齐美尔瓦尔德举行代表大会,谴责社会沙文主义。
国际社会党委员会筹建第三国际。
9月6日,德、奥、保、土四国同盟成立。
10月14日,保加利亚参战。10月15日,英、法、塞对保宣战。10月19日,意对保宣战。
10月19日,日本加入伦敦协定,与英、法、俄共同行动,以对付德、奥。


经济

日本颁布《畜产组合法》、《米价调节法》。
英国电子工业垄断组织英国计算机公司成立。
特拉华州的威尔明敦成立杜邦公司,成为美国化学工业最大的垄断组织。
纽约设立肯尼科特铜公司,为美国有色金属冶炼业垄断组织。1980年,改称肯尼科特公司。


军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相持阶段。
4月22日,德军在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使用毒气,致使1.5万人中毒。其中死亡5 000人。
4月25日,英军在加利波利半岛登陆,攻达达尼尔海峡失败。
5月2日,德、奥联军在加利西亚发动强大攻势,俄军迭次失利。
5月7日,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旅客死亡1198人,其中美国人139名,美国向德国提出抗议。10月5日,德国向美国道歉。
5月9日,法军再次进攻阿尔土瓦,以死伤40万人之代价,获得3英里之进展。
6月28日,意大利发动4次攻势,企图渡越伊松佐河进攻奥国,无进展。
8月19日,德国潜艇击沉“阿拉伯人”号,数名美国人死亡,美、德关系日趋紧张。
9月25日,英军在第三次阿尔土瓦战役中使用毒气,以数倍于德军的力量,将其逐向朗斯和卢斯。
9月28日,在库特一阿马拉战役中,英军战胜土军,驱逐敌军远达阿济杰。
10月14日,保加利亚进攻塞尔维亚。巴尔干战线形成。


1915年中华民国4年· 乙卯


农学

浙江财阀在黑龙江省呼玛县创办三大公司机械化农场,从海参崴万国农具支店购入拖拉机5台和其他机械。这是引进拖拉机的最早记录。
浙江省蚕业学校和江苏省女子蚕业学校,在巴拿马展览教育品获得金牌,江西、直隶等地农校获得了银牌。


医学

中华医学会成立于上海。学会宗旨为: 1.巩固医家交谊;2.遵守医德医权;3.普及医学卫生;4.联络华洋医界。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在北京创刊。
中西医药会在上海创办《中西医药学报》。
天津医学校由海军部接管,改为海军医学堂。
北洋政府在天津、北京设立传染病院。


工程技术

3月,沪宁铁路与沪杭铁路的联络线,沪杭铁路上海北站接轨线 (上海北站一新龙华,16.6千米)开工。次年完工。
5月,陇海铁路开封至徐州段完工通车。
6月,京绥铁路环城线(北京西直门一东便门,12.6千米)开工,同年12月完工。
9月,陇海铁路洛阳至观音堂段完工。嗣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观音堂以西工程暂时停顿。
京绥铁路大同至丰镇段完工,后因军阀混战,工程中断。
中日沪崎水线 (上海—长崎) 正式开放。
上海浚浦局创办张华浜修理厂,为上海公共租界浚浦局的修理厂,专修航道疏浚工作船。有船坞1座。1918年和1931年又进行了扩建,建立小船坞1座以及厂房、码头等设施。
中宝时钟厂在山东烟台创办,是中国的第一家钟厂。
本溪湖煤铁公司建成140吨的高炉2座,后又增建20吨高炉2座。
上海荣铝泰机器厂制造出1台4英尺脚踏车床,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车床。
上海德大纱厂正式开工(1925年改名为申新五厂)。
黑龙江金矿试验场在汤原县成立。
中商在上海创办开林油漆厂和瑞太石粉厂。
北洋军阀开始在河南巩县筹建兵工厂。
江苏徐州贾汪煤业公司创办。
10月,北洋军阀政府将溥利厂改为官办性质,改名清河陆军呢革厂,派曹锐为总办督办该厂复工。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仅剩的一家毛纺织厂。


其他

1月,中国科学社主办的《科学》杂志创刊,任鸿隽任董事会会长,赵元任为书记,杨铨为编辑部长。


1915年中华民国4年· 乙卯


文化

1月20日,梁启超主编《大中华》杂志,在上海创刊。
金陵女子大学成立。
王大错编《戏考》初版开始出版,1925年出齐,收入京剧剧本近600出。
5月15日,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于上海举行,中国队获总分第一。
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于沪,翌年9月,2卷1号起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于《青年杂志》创刊号,宣传进化论思想,提倡科学与人权。
12月20日,教育部开办注音字母传习所。
中华书局出版《中华学生界》、《中华妇女界》、《中华大字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妇女杂志》、《英文杂志》、《辞源》等书刊。


政法

1月6日,公布《权度法》,以旧度量衡为甲制,万国权度通制为乙制。
1月18日,日使日置益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交换条件,向中国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派外长陆征祥与日方秘密谈判。
3月12日,袁世凯公布《国民会议组织法》。
5月9日,袁世凯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提出的最后通牒,不顾全国人民反对,承认(除第五项要求)日本侵略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愤慨。全国教育联合会规定各校以5月9日为国耻日。5月25日,《中日二十一条及换文》在北京签订。
6月7日,《中俄蒙协约》在恰克图签订,沙俄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宗主权,北京政府承认外蒙古的“自治”和沙俄在外蒙古的各种特权。
8月10日,袁世凯授意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宣传君主政体。
8月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在北京发表组织筹安会宣言,公开鼓吹复辟帝制。
8月23日,筹安会在北京宣告成立,通电各省将军、巡按使派代表来京讨论改行帝制。
9月1日,中华革命党集会于东京,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9月19日,梁士诒在京发起组织全国请愿联合会,要求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投票解决国体问题。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鼓吹呐喊。
10月8日,袁世凯公布《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10月底,日、英、俄公使至外交部劝告暂缓变更国体。
11月5日,英、俄、日、法、意五国发出共和劝告。
11月6日,中俄订立《呼伦贝尔条约》,承认该地为特别地域,承认俄国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
11月20日,各省、区国体投票结束。1993票全部一致“拥护”君主制,“恭戴”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
12月5日,中华革命党人杨虎等策动肇和军舰起义,并攻上海制造局。陈其美集众起义,袁军大队来攻,皆败。
12月12日,袁世凯宣示承受帝位,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12月14日,袁世凯发布制定中华帝国宪法令。
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起义,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声讨袁世凯。
12月31日,袁世凯申令明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布置登基典礼。


经济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提倡小额储蓄,举办小额工商放款办法招揽业务,为旧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之一。
4月1日,发行国内公债2 400万元。
6月,华商中原公司与英商福公司合办的福中公司成立,逐步控制河南煤炭全部产销业务。
8月1日,全国统一银币,使用袁世凯头像银元。
9月11日,黑龙江金矿试验场在汤原县成立。
11月,美商广益公司在上海设分公司,经营在华铁路借款事。
中日合办振兴公司成立,开采鞍山铁矿。
12月17日,中日订立铁路借款500万元合同。


其他

2月1日,山东峄县中兴煤矿爆炸,死400余人。
4月28日,青海曲麻莱县发生6.5级地震。
5月5日,青海治多东市发生6.5级地震。
12月3日,西藏拉萨东发生7级地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