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御明堂读时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御明堂读时令古代王朝宣讲历法的仪式。据《通典》卷七十记载,读时令在东汉王朝便形成制度: “太史每岁上其年历,先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常读五时令。皇帝所服各随五时之色,帝升御座,尚书令以下就席位,尚书、三公、郎中以令置案上,奉以先入就席伏读,讫,赐酒一巵。”至唐代,读时令仪式由礼部主持,而具体宣读月令的却是刑部郎中。据《新唐书·礼乐志九》记载,仪式于 “大次” 举行,御座及文武百官的位置皆按地支方位排列,“其日,陈小驾,皇帝服青纱袍,佩苍玉,乘金路出宫,至于大次。文、武五品以上从驾之官皆就门外位,太乐令、工人、协律郎、典仪帅赞者皆先入,就位。……刑部郎中读令,每句一绝,使言声可了。读讫,堂上典仪唱: ‘可起。’ 王、公以下皆起。……皇帝降座,御舆出之便次,南、北面位者以次出。” 至此,读时令仪式才算结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