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循序渐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循序渐进xunxujianjin

是指无论对儿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是行为习惯的训练,都要按照他们不断发展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要求,这是教育应当遵循的普遍原则。家庭作为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场所,坚持循序渐进地施教,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子女早成才、快成才,常常不顾孩子的年龄特征,以成人的水平要求子女。这样做,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育训练目的,反而会伤害子女。所以,家长要按照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时地有秩序地实施不同的教育与训练。比如:3~6岁的儿童,好奇、好问、好动,求知欲强,以游戏活动为主,这时家长就应该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孩子参加各种各样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注意让孩子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相反,有的家长急于让孩子早日成才,天天逼着孩子背唐诗,识汉字,一连好几个小时弹钢琴,不仅消磨了孩子的童真,而且过早地让孩子承受较多的学习任务,也会使孩子对今后的入学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千万不要拔苗助长,对孩子进行教育训练太急、太快;而应当掌握子女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能够为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随着孩子理解和接受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加大难度,增加内容,促进他们身心不断健康发展。

循序渐进

是指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及运动负荷,都应当按合理的顺序,使身体机能逐渐适应、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安排。老年人锻炼身体更应如此,动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当锻炼内容和手段基本确定之后,主要的是如何循序渐进地掌握与增加运动负荷。开始锻炼时运动负荷要小,待身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每增加一次,都要有适应过程。即锻炼——适应——加大负荷——再适应——再加大负荷。经过如此循环往复的锻炼,达到一定的限度,身体对运动的承受能力不断提高,体质也逐渐增强,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对老年人来说,加大负荷以增加时间和距离及练习次数为佳,掌握和调节好这些,不容易过量。增加速度则要慎重。例如,走步锻炼,对一个不爱活动的人来说,开始锻炼时可以不加要求,以散步的自然状态即可,能走多长时间和距离都可以。但走了一段时间后,体力加强了,身体反应也好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大负荷量,或在慢走中加一段快走,或加大手臂的摆弧,快慢相间的走法后,进而过渡到计时、计步走。如每天步行速度以每分钟50~70步,每小时3000~4000米的小运动负荷。或再增加到每小时走5000米的中等负荷。心率以不超过110次/分为度。循序渐进地增加负荷,是每一次锻炼和每一周的锻炼次数都应遵循的,这样做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通过锻炼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逐渐地适应肌肉活动,身体就会变得健壮,体质逐渐增强。如果违反了客观规律,猛然增大运动负荷,会损害健康,甚至发生危险。


循序渐进

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是中国宋代朱熹的概括、总结出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也是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学习必须由最基本的内容开始,按照知识的结构体系和个人的接受能力,有层次,有步骤地向更高知识层次发展。循序渐进是符合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因为任何知识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感性向高级理性发展,形成一个严密的有顺序性的体系。同时,循序渐进也是符合人的认知的发展规律的,人的认知是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由现象上升到本质,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具有顺序性。循序渐进正是由知识的有序性和人的认知能力的层次性决定的。只有按照规律进行学习,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循序渐进反映了“序”和进的统一,学习必须保持“序”和“进”的相对统一,即按照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和人的认识过程与认知能力的规律进行。

循序渐进

孔子和孟子教学思想之一。“夫子循循善诱人”(《论语·子罕》),即是指孔子善于诱导。孟子继承孔子的教学思想,认为学习是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忪懈和间断;一方面也不应急躁或躐等。他说:“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尽心上》),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揭示了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客观规律,是人们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之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