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徭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梁书》 中称其为 “莫徭”。其先出于“长沙武陵蛮”。隋唐时,莫徭分布在今湖南大部、广东北部和广西东北一带。宋以后一般称“徭”, 亦作“傜”或“䍃”。现通用“瑶”。宋代瑶族有两个较大的聚居区。一是现湖南省中部的梅山地区。宋神宗熙宁五年(前1072年),宋朝开伐梅山,登记主客户人口及土地,在上下梅山分建新化、安化二县,“均定其税,使岁一输”。二是今湖南南部以及与之紧邻的广西、广东一带广大山区。有邓、黄、唐、房、盘诸姓。自宋仁宗庆历三年 (1043年)起,当地瑶民多次进行反抗官兵欺压的斗争,直至庆历七年才以接受朝廷封给的峒主、银青光禄大夫等官职告终。此外,在湖南的辰州 (今沅陵县)、沅州 (今芷江县)、靖州 (今靖县)等地溪峒,亦多为“熟户、山瑶、峒丁”的居住地。在梅山被宋政府开伐的过程中,瑶民中不少人向湘南及广西等地迁徙,也有很多瑶民留在当地逐渐被同化于汉族之中。在与苗、土家杂居的瑶民中,由于各种原因,也有不少自称或被官府等改称为苗族,在元、明时期这种情况较为突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