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微粒说与波动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微粒说与波动说weilishuo yu bodongshuo

历史上关于光的本质的两种对立的学说。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波动说则认为光是机械波。微粒说以牛顿为代表,波动说以惠更斯为代表。
微粒说和波动说都形成于17世纪。微粒说可以较好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现象,但对光的干涉和衍射、光束的独立性、光的双折射现象却无能为力。波动说不仅能够解释微粒说所能够解释的现象,而且还能够解释双折射现象和光束独立现象,优于微粒说。但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光是横波,用波动说难以解释光的干扰、衍射等现象,再加上持微粒说的牛顿在科学界的巨大威望,微粒说在18世纪占据了统治地位。
19世纪初,托马斯·扬运用双缝实验和波的干扰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接着菲涅耳等人提出光是横波,建立了光的以太理论,用数学将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很圆满的地步,从而使波动说取代了微粒说。19世纪中叶,光的电磁理论确认光波是电磁波,使光的波动说的地位更加牢固了。
20世纪初,随着量子理论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第一次把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统一起来,揭示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开创了人类认识史的新纪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