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徽派盆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徽派盆景以安徽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以梅花、黄山松、桧柏为代表树种。树桩造型多为规则型,采用棕皮等材料进行粗扎粗剪,并用树棍插在土中作支撑物,帮助造型。从树木幼小时就开始加工,每一二年重扎一次,并作粗修剪,待主干定型后,再加工侧枝。 徽派盆景Huizhou school of bonsai以安徽省徽州(今歙县)命名的一种地方盆景艺术流派。相传徽派盆景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艺术构思上受新安画派的影响。游龙式(之字式)、三台式、屏风式等为其传统的代表造型式样。用棕线绑扎的游龙状弯曲,苍古奇特,为其传统的造型技法。常用代表树种有雀梅、黄山松、罗汉松、紫薇及花梅等。砂积石、芦管石、宣城石为其代表石种。 徽派盘景 徽派盆景为安徽省徽州地区传统艺术品,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地民间制作的盆景。长期根植于民间,很早就开始流传。以树桩盆景为主,兼有山石盆景之妙。树桩盆景品种很多,主要有梅、黄山松、桧柏、翠柏、罗汉松、黄杨、石楠、碧桃、桂花、紫薇、紫荆和南天竹等,其中尤以梅桩最负盛名。这些传统盆景在风格上以苍古奇特见长,自成一派,故名“徽派”。盆景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绩溪县政府大厅前曾摆有五盆柏树桩,原存大仁里学校,为明代中期实物。造型为蟠曲式,体态蜿柔,刚柔相济,奇妙多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