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心理学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心理学派西方民族学学派之一。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注重用心理学原理研究人类社会,以人性、人格与文化变迁为主题,寻找个人人格和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文化模式。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露茜·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和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代表作品有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1934年)、《菊花与剑》,米德《三个原始社会的性生活和性情》(1935年)、《男性和女性》(1949年)、安·卡迪纳(A.Cardinale)和拉尔夫·林顿(RalphLinton)合著《社会的心理边境》(1945年)等。 心理学派近代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派之一。狭义专指奥地利学派,广义泛指用主观唯心方法说明一切经济现象的各学派,包括洛桑学派和英国杰文斯、美国克拉克、德国李夫曼等人的经济学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