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忌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忌日为祭奠死者或皇帝祭天以及军旅凯旋、大婚等日,禁止官衙及人民某一些活动的日期称忌日。《宋史·礼志》: “忌日,唐初始著罢乐、废务及行香、修斋之文。其后,又朔望停朝,令天下上州皆准式行香。……凡大忌,中书悉集; 小忌,差官1员赴寺。如车驾巡幸道遇忌日,皆不进名奉慰。留守自于寺院行香,仍不得在拜表之所。……忌日前后,各禁刑3日如天庆节,释杖以下情轻者,复断屠宰,不视事前后各3日,禁乐各5日。其后,以岁月渐远,禁刑、不视事各2日,禁乐各3日。” 忌日古时指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每逢这一天,家人禁忌饮酒作乐,因此叫 “忌日”,也称 “忌辰”。《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又,《檀弓上》:“故忌日不乐。”毛先舒《丧礼杂说》:“忌日,古谓之终身之丧。是宜素冠白衣,妇女亦更素服,终是日不易焉,是日不饮酒、不食肉、不听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