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志任天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志任天下明清之际唐甄的伦理道德命题。意指君子志在承担天下之大任。语出《潜书·思愤》:“幸生为士,身为圣人之徒,志任天下之重;入道知路,为学知方。”认为“性”不能脱离“才”、“功”而存在,“性”要通过“才”、“功”才能表现出来。由此提出“言道德必及事业”(《性功》),君子应愤发自强,提倡有为,注重“事功”,要有“志任天下”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指出,君子要承担天下之“大任”,就要有“立身于必不死”和“设心于必死”两种准备。即“权奸擅命”之时不死,“朋党相訾”之时不死, “抗言激怒”之时不死,“大命既倾”之时不死;而“益天下”之时,也就是“身死而大乱定”,“身死而国存”,“身死而君安”,“则死之”(《利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