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性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性善

中国古代重要的人性论观点。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孟子·告子上》)。性善具体分为四项,又称四善端。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四善端经过修身过程,就会扩充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种成熟的德性。这是一种天赋道德的先验唯心主义。西汉董仲舒认为圣人之性是不教而善的。东汉王充认为,人性中有善的因素,也有恶的因素,在修习过程中,一般人可以得到善性,也可能得到恶性。他说:“人之性善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论衡·率性》)。唐韩愈将人性分为三个层次,认为只有最高层次的圣人之性才是性善的,一般人作为中人,“可导而上下也”(《原性》)。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性近于善”的思想,他认为,“相近近于善,相远远于善也”(《日知录·性相近也》)。近人谭嗣同以“以太”释性善,他认为,“以太有相成相爱之能力,故曰性善也”(《仁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