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性善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性善论

孟子人性论和道德根源论。《孟子·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的本性是善的,包含着向善的因素和萌芽,亦即四善端。参见“四端说”。


性善论

见“伦理学”中的“性善论”。

性善论

孟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其性善论有二层函义。其一,人性之中固有善端。《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四种善端,也就是固有的善性。孟子又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人本具有可以为善的质才,“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同上)其二,人性自然趋向于善。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同上)水之就下,为自然趋势;人之就善,亦自然之势。孟子持性善论曾与告子进行了激烈的争辩。参见“性无善恶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