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弦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弦书亦称“三弦铰子书”。曲艺曲种。流行于河南开封、洛阳、许昌、南阳等地。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表演时由一人腿绑竹节子自弹三弦演唱,发展成一人执铰子(小铜钹)或八角鼓击节、一人脚蹬木梆手弹三弦伴奏演唱。分平调、越调。传统曲目有《白绫记》、《玉环记》、《吵驴》 等。 三弦书曲艺曲种。也叫“三弦铰子书”,俗谓“瞎子腔”,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三弦、铰子,演唱者又多为盲翁而得名。大约早在230年前即已流行。清道光至咸丰年间逐渐衍变为3个支系:从周口镇沿豫皖边界,经朱仙镇到千口镇的一支叫“柳子书”,或称“颍歌柳子书”;从道口镇经河北省的金滩镇至常河镇的一支叫“弦子书”,或称“弦子果”;从赊旗镇经石桥镇到神垕镇的一支叫“三弦书”,或称“三弦铰子书”。而“腿板书”、“脚蹬梆”或“脚打板”等则是它们之间的通称。清末有句俗谚: “一弦吃三镇,三弦吃九镇; 南北跨四省,吃饭不用问” 。就是指上述3个流派、9个集镇和豫、皖、鲁、冀4省的南北走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