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性连锁遗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性连锁遗传sex linked inheritance

在真核生物中,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的现象。又称伴性遗传。1910年,由摩尔根(T. H. Morgan) 首先在果蝇中发现。其后,在人类和许多动物,以及一部分雌雄异株的植物中,也都发现类似情况。
产生伴性遗传的原因,是控制有关性状的基因,位于X(或Z)性染色体上,使性状的传递与性染色体的行为相一致。大多数高等动物,包括人类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型(见性别决定),故伴性遗传亦称X连锁遗传。
和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相比较,伴性遗传有如下特点: ❶正反交的结果不一致,例如,用突变型白眼果蝇和野生型红眼果蝇,互为父母本正交和反交,其结果不同(见图),图中X+为带有红眼(野生型)显性基因的X染色体,Xw为带有白眼(突变型)隐性基因的X染色体; Y染色体不带有这种等位基因;
❷可产生交叉遗传现象。如图中反交结果,女儿像父亲,儿子像母亲,或者外祖父的性状通过女儿(隐性状态)在外孙身上表现。
❸同一性状在两种性别中出现的机率不一样。如伴性隐性性状,在一个群体里,异配性别表现的机会比同配性别的多。因为异配性别只有一条X(或Z)染色体,当这条染色体上携有隐性基因时,Y(或W)染色体上并不存在其相对应的等位基因,隐性性状表现的概率,即为该基因的频率(q),而在同配性别,由于有两条X(或Z)染色体,隐性性状得以表现的概率,应是该基因频率的平方(q2)。由于0


果蝇眼色性连锁遗传


在生产实践中,伴性遗传原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主要是根据性连锁遗传的规律,进行早期雌雄鉴别,以满足一定目的的生产需要。例如,鸡的Z染色体上存在一种控制羽毛为银白色(S)和金黄色(s)的一对等位基因。为了使雏鸡在出壳时便能区别雌雄,有人采用银白色品种做母本,金黄色品种做父本,将两者杂交后产生的幼雏,羽色表现较淡者为雄性,较深者为雌性。又如家蚕育种工作者,通过人工诱变,将黑色卵基因转移到W染色体上,成功地培育出一种新的家蚕品种,产下的卵色有黑白两种,黑色卵发育成雌蚕(ZW),白色卵长成雄蚕(ZZ),雄蚕丝产量高于雌蚕。根据伴性遗传的特点,还可对一些性连锁遗传的疾病做出诊断。例如,狗的血友病和人的一样,都是由隐性的伴性基因所决定。

性连锁遗传

又称“伴性遗传”、“性染色体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可分1.X连锁隐性遗传:一些遗传性状的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因此。男性中只要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就会发病,此遗传方式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且表现交叉遗传;2.X连锁显性遗传:一些遗传性状显性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是显性的,此遗传方式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且可看到连续的遗传;3.Y连锁遗传:一些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缺少相应的等位基因。限于男性遗传,即父传子,子传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