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总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总角古代少男发饰。古人二十而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二十岁以前的少男多垂发。头发长后,紧靠发际扎成一束,叫“总发”。若于顶门两旁扎成左右两束,结成小丫角,类似后代的抓髻儿,谓之“总角”。因形制类似于兽的两只角,故名。《诗经·国风·齐》:“婉兮娈兮,总角卯兮”,即指这种发饰。又 《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则以总角指年幼之时。 总角古代女孩所梳呈“丫”字形的双辫, 俗称总角。 总角也叫扎对角、羊角辫。古俗。幼儿头发扎一对如牛角小把子。《诗经·齐风·甫田》:“总角丱兮。”角即小髻,丱,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 总角一词与童年通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