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慈恩寺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慈恩寺塔又名雁塔、大雁塔。佛塔。据《长安志》、《游城南记》等载,在唐长安城晋昌坊大慈恩寺西院。永徽三年(652 ),沙门玄奘所立。初仅五层,高一百五十尺。砖表土心,仿西域窣堵波制度,以置西域经像。后塔心长出草木,日渐颓坏。长安年间(701—704),重建为十层。后经兵乱,仅存七层。上官婉儿、宋之问都有关于此塔的诗。后此类诗更不胜枚举,如杜甫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章八元的《题慈恩寺塔》等。唐新进士及第,在此塔题名留念。五代长兴年间(930—933),西京留守安重霸再修此塔。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修缮,在原塔外又裹砖一层。系方形楼阁式砖塔,高64米。塔内有盘旋而上的木梯,每层均与四面拱券门洞相通,可登临远眺。底层南边券门两侧塔壁龛内,分别为*《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两碑。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