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慕容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慕容皝297—348

十六国时期前燕君主。字元真,昌黎韩棘城 (今辽宁义县西南) 鲜卑人。两晋之际,其父慕容廆割据辽东,表面上尊崇晋室,实际上扩充实力。公元333年,慕容廆死,第三子慕容皝继立。东晋仍封为镇军大将军、大单于、辽东郡公。333—348年在位,共十五年。337年称燕王。迁都龙城 (今辽宁朝阳县),屡次打败段辽、宇文部,声威日震。在政治上,他 “立纳谏之木,以开谠言之路”。他又“雅好文籍,亲造《太上章》、以代《急就》,又著《典诚》 十五篇,并以教胄子。十四年,皝亲临东序,。考试学生,其通经秀异者,擢充近侍”。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躬行郡县,劝课农桑”,打败宇文归以后,拓展土地千里,迁宇文部五万余落于昌黎,实行屯田。并招练流民耕种土地,并依魏晋旧法,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民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与官对分。促进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前燕政权也得到了巩固。348年,病死。终年五十二岁,追谥文明帝。庙号太祖。葬龙平陵。

慕容皝297—348

字元真,小字万年。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慕容廆之三子。为人刚毅勇敢,多才艺,崇尚儒家经学,通晓天文。率众征讨,累有战功。晋咸和八年(333)嗣位,次年被晋封为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咸康三年(337),自称燕王。史称前燕。在位期间,用武力统一了东北大部,沿用其父的政策,招纳人才,虚怀纳谏,吸取中原文化;效法魏晋,设官制;开放猎场,减租息,促农桑。熟通儒家典籍,兴官学,亲自讲授,有学徒千余人。撰写《太上章》、《典诫》十五篇为教材。对学徒中经通秀异者,擢充近侍。政务之余,研究儒学,撰写著述四十余篇。

慕容皝297—348

亦作“慕容晃”。十六国时期前燕国君。333—348年在位。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字元真, 别名万年。慕容魔第三子。东晋太宁末,官至平北将军、朝鲜公。咸和八年(333)父死,继为辽东公。内平慕容昭、慕容仁之乱,外破乌桓、段部、宇文部,势力渐盛。咸康三年(337)自称燕王。史称前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不断四出征伐,西灭段部,北并宇文部, 屡败羯部、夫馀,发展为东北强大的割据政权。在位期间,效法魏晋,设官制, 立朝仪;倡农桑,使贫民以官牛耕官地;兴官学,著《典诫》十五篇,亲临讲授。追谥文明皇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