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戴竿流行于汉代及唐宋时期的一种技艺。从古代寻橦发展而来。由一人头顶长竿,另一人或数人缘竿而上,并做各种表演。汉代的表演艺人已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能够头顶十字形长竿,横竿两端各有一小孩以膝倒悬其上,竿顶圆盘中还可有小孩腹俯旋转。唐玄宗时宫廷歌舞伎院有一位王大娘,能够头顶百尺高竿,竿顶还装有“瀛洲”、“方丈”形状的木山,手执红色符节的小孩,边唱边舞地出入木山之中。幽州一位名叫石火胡的女艺人,也能够顶起百尺高竿,竿上还支有五根弓弦,有五个小女孩在弓弦上表演。此外技艺高超、气力强健者能够驮起十八人在竿上表演,同时自己还能来回走动。 戴竿见“缘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