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戴维营协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戴维营协议

1978年9月6日至17日,美、埃、以三国首脑卡特、萨达特、贝京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会谈,讨论中东问题。会议结束时,埃以双方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项协议,通称戴维营协议。《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纲要》序言规定,安理会242号决议是解决阿以冲突的基础,尊重中东地区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关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纲要”规定,在5年过渡期内,该地区居民实行自治和成立自治政府,在此期间由当地的巴勒斯坦人负责行政、以色列负责安全、约旦参加警察部队,并允许以色列在规定的地方保留驻军; 埃、以、约旦共同商定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的方式; 上述自治机构的建立,即5年过渡期开始,必须尽快地不得迟于第三年举行谈判,确定约旦河西岸的最后地位。《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纲要》规定,“西奈主权归埃及,埃、以在3个月内签署和约; 在和约签署后的3至9个月内,以色列从西奈的部分地区撤出,埃及同以色列即建立外交关系;和约签署后2至3年内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 以色列在西奈的军用机场归埃及,作为民用; 以色列船只在苏伊士运河、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自由航行。”这项协议还对埃及在西奈地区驻军人数、位置等作了限制。以色列居民在西奈的定居点问题将由以色列议会讨论决定。戴维营协议没有解决中东长期难以解决的根本问题,即巴勒斯坦民族自决权问题和归还被以色列占领的耶路撒冷和戈兰高地等问题。遭到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1978年11月阿拉伯国家第9次首脑会议 (埃及未参加) 重申恢复巴勒斯坦民族权利和收复失地的决心,拒绝戴维营协议。

戴维营协议

在美国的调停和直接干预下,以色列和埃及于1978年9月在美国总统的度假官邸戴维营签订的关于中东问题的协议。以中东和解为名,目的在于使以色列永久占领在1967年侵占的阿拉伯领土,分裂阿拉伯国家,阻止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民行使建立独立国家的民族权利。协议还被用来加强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地位,保障美国垄断资本组织的经济利益,避免爆发将会危及西方国家石油供应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希望中东保持住和谈的势头,使阿以紧张对峙缓和。协议签署后,以色列军队按规定分期撤出西奈,但拒绝交回亚喀巴湾附近属于埃及的一小块高地——塔巴地区,使其成为有争议的地区。埃以之间也按照规定建立了外交关系。关于巴勒斯坦自治问题,埃、以、美三方进行了多方谈判,都因以色列顽固坚持霸占巴勒斯坦的立场而毫无进展。戴维营协议遭到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