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戴高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戴高乐1890-1970Daigaole,Charles Andre Joseph Marie De Gaulle

法国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幼年受家族民族主义情绪的熏陶,立志从戎。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受伤被俘。战后入军事学院深造,在总参谋部等处任职。军事理论上颇有创见,著书立说,倡导机械化装甲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反对消极防御战略,不为保守的军事当局采纳,反遭排挤。主张采取行动制止法西斯德国侵略。1940年5月德国入侵西欧后,任第四装甲师师长,两次指挥作战获胜。6月初被破格提升为国防与陆军部次长。贝当投降政府成立后, 毅然出走, 在伦敦广播电台向法国人民发表著名的“六·一八”讲话,号召与纳粹德国斗争到底。组织领导自由法国(后改称为战斗法国),在国内外开展抵抗运动。1943年6月, 任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 1944年6月任法国临时政府首脑。与盟军诺曼底登陆配合, 指挥正规军和内地军投入光复祖国的最后战斗。巴黎解放后, 极力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解散人民武装。因其主张加强总统和政府的权力, 遭到各政党的反对, 1946年1月辞职。1953年退出政治舞台,隐居乡间。1958年6月再度出山出任总理。主持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9—1969年任总统。同意阿尔及利亚自决, 结束侵略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地位。采取排斥英国,与联邦德国和解,实现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与美国抗衡的策略:两次否决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的申请;于1963年与联邦德国签订合作条约; 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组织; 建立独立的核打击力量; 反对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于1964年与中国建交;与苏联东欧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国内事务注意较少。其防务政策给经济造成很大压力,且大权独揽,侵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引起群众不满, 爆发1968年 “五月风暴”。为缓和矛盾,1969年提出改革方案,被公民投票否决,遂辞职。1970年11月9日因心脏病猝发去世。著有《战争回忆录》、《希望回忆录》等。

戴高乐1890—1971DaigaoleChavlesAndreJosephMariedeGaulle

法国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由法国”领袖,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生于里尔的一个下层贵族世家和资产阶级家庭。1909年考入圣西尔军校。1912年毕业。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考入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在总参谋部运输供给局等处任职。在军事理论上颇有创见并著书立说。反对消极防御战略,提倡坦克战的新思想,力主建立机械化部队,未被保守的军事当局采纳。1940年5月德国进攻西欧后,出任新编第4装甲师师长,受命单独作战,两次突袭德军获胜,被破格提升为国防和陆军部次长。6月17日,贝当政府成立向德乞降。戴高乐毅然出走伦敦,寻找继续抵抗的道路。翌日在英国广播电台发表著名的“六·一八”讲话,号召法国人民与法西斯德国战斗到底。开展抗德的“自由法国运动”,在海外组织武装力量,与国内抵抗组织建立联系加以掌握。1943年任具有临时政府性质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指挥军队和抵抗力量尽量依靠本国的力量解放祖国。巴黎解放后,1944年9月任第一届临时政府首脑,因在制定新宪法时主张加强总统和政府的权力,与各政党发生分歧,1946年1月辞职。1958年6月政局混乱,再度出山任总理,并被授予修改宪法的权力。主持制定新宪法,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9年后长期担任总统。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甩掉殖民地问题的负担。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地位,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善法德关系,推动欧洲合作,与美国抗衡。对国内事务较少注意,导致经济动荡,引起人们不满,酿成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在1969年的公民投票中,提出的两项改革方案被否决,4月28日辞职。翌年病逝。

戴高乐1896—1970Charles Andre Joseph Marie de Gaullc

法国总统。曾参加第 一次世界大战。1920年在波兰参与干涉苏俄的战争。1929—1930年率军到叙利亚进行殖民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任第四装甲师师长,在前线阻击德军。法国沦陷后,去伦敦领导“自由法国”运动。1943年在阿尔及尔组织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次年组织临时政府,自任主席。1958年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任内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退出北大西洋军事组织,促使法国于1964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戴高乐1890—1970

法国总统。1911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伍。1934年出版《未来的军队》,预见装甲部队在新的世界战争中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任国防部次官。194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44年任临时政府首脑,所领导的抵抗运动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早年军事著作有《敌人内部的倾轧》、《剑刃》、《建立职业军》、《法国和它的军队》等。二次大战后有《战争回忆录》。参见“历史”中的“戴高乐”。

戴高乐1890—1970Charles De Gauiue

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活动家,法国总统(1959—1869)。出生于法国拉里。13岁立志从戎,1912年军校毕业后在步兵服役。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多次负伤。为了更好地为祖国效劳,他从1920年到1940年的20年间,埋头于新军事学的研究,撰写军事论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投降希特勒德国后,他到英国伦敦发起“自由法国”运动,成立“法兰西民族委员会”,并组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继续进行抵抗运动,参加诺曼底登陆作战,直至解放巴黎。1958年当选为法国总统,1965年连任,1969年离职。著作有《战争回忆录》等。戴高乐军人伦理思想的突出特点,是爱国主义思想强烈。他一生致力于法国军队的强大和祖国的强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认为每个人都要为“祖国的解放而活着”,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人人“应该站在最前列”,为祖国建立“丰功伟绩”,凭借“法兰西民族精神燃烧起来的火焰”,重新恢复国家的伟大。他坚持的道德信条是:“唯有毫不动摇地担负起光复祖国的使命,我才能获得权威;唯有成为国家和民族不屈服的战士,才能获得法国人民的承认和热忱拥护,并获得外国人的尊敬和重视。”(《战争回忆录》第1卷,下册,第79页)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道德理想,他决心把斗争进行到底,即使“自己是单独一个人,一切都被剥夺了,就像一个人对着一片茫茫大海,也准备跳到水里游过去”(同上书,上册,第77页)。戴高乐爱国主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为动员群众拯救法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戴高乐1890—1970

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59—1969)。生于里尔。1911年毕业于圣西尔陆军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中受伤被俘,战后获释。1932—1936年在国防委员会秘书处工作,著有《未来的军队》。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任坦克旅旅长,曾预见到装甲部队在新的世界战争中的作用。1940年5月升任第四装甲师师长,积极抗击德国法西斯入侵。同年6月升任国防部副部长,法国沦陷后出奔英国,领导开展“自由法国”运动,号召法国人民继续与德国法西斯战斗。1941—1943年先后组织和领导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抗击希特勒德国的侵略。法国解放后,1944年9月至1946年1月曾组织临时政府并任主席。1946年1月下野,1947年组织法国人民联盟 (该组织于1953年解散),后隐居乡间。著有《战争回忆录》。1958年出任法国总理,提出加强总统和行政权力的新宪法。同年12月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外国控制,拒绝在《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 退出北大西洋军事一体化机构;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任内于1964年与中国建交。1965年继续当选为总统。1968年法国爆发“五月风暴”,次年4月由于在公民投票中受挫,辞去总统职务。1970年11月因病逝世。生前著有《剑锋》、《法国和宅的军队》、《召唤》、《团结》、《拯救》、《希望》等书。

戴高乐

法国总统。1890年11月22日生。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3次受伤,3次受到嘉奖。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中被俘,战后获释。1924年毕业于法国军事学院。二战爆发时,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升第4装甲师师长,6月5日任国防和陆军部次长。法国沦陷后赴伦敦领导“自由法国”(1942年改称“战斗法国”)运动。被第17军区军事法庭缺席判处死刑。1943年6月出任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1944年6月出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首脑。1944年8月率部队解放法国,担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5年5月与盟军一起接受德国投降。1946年1月下野。1947年组织法兰西人民联盟,任主席。1953年联盟解散,退隐乡间。1958年6月任总理,同年12月任总统。1958~1969年连任总统。其间于1962年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1966年退出北约,1964年与中国建交。1969年4月辞职。1970年11月9日病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