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户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户帖元及明初管理户口、征调赋役编制的户口簿册。元至正 (1341~1368年) 末年,宁国知府陈灌首行,明洪武三年 (1370年) 颁行全国,规定每户均置以户帖。户帖载有户主姓名、籍贯(所居府州县乡都保圩)、全家口数、男子成丁、不成丁及妇女口数各若干及各人的姓名、年龄、与户主的关系,还载有产业详情,附以户别。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记。其登记簿籍存于户部。每年由各地地方官汇计本地户口增减变更情况造册呈报,以便更定。自黄册制度实行后,其制渐废。另:宋代民户田土产权的凭证,由官府出具,亦称户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