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清

民间所敬之神。即玉清、上清、太清之合称,乃道教尊奉的三位大神。关于三清的记载,始见于《真灵位业图》。然早期道教本以老子为教主,后又以元始天尊为老子师,而居最高位。至唐、宋始以三清并列为最高神,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太上道君”(即后来所谓“灵宝天尊”,亦称“玉晨大道君”)、“太清太上老君”(即道教所奉始祖老子,后亦称“道德天尊”)。《历代神仙通鉴》亦依此说,而将玉皇上帝置于三清之下。这种安排为道教所信奉,却与中国的传统神学观念不和。因而又出现将玉皇列为三清之一的情况,如唐代的《十二真君传》和宋代的《云笈七签》。又有一种说法,也出于《云笈七签》,认为太清境为大赤天,神宝居之;上清境为禹余天,灵宝君居之;玉清境为清微天,天宝君居之;三清之上为大罗天,元始天尊居之。又说居大罗天的除元始外,又有现在太上玉皇天尊,未来金阙玉晨天尊。此则三天尊又居三清之上矣。三清的来历,宋代朱熹认为,这是道教仿效佛教而造出来的。佛教的最高神如来佛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道教遂以三清为始祖老子的化身,皆列位最高神。《云笈七签》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代天尊之说,适可证明朱熹的推断。但从三清的形成过程来看,未必就是老子的化身,只不过是道教将始祖老子、最高神元始天尊,再配上太上道君,凑成鼎足之数而已。这种玄妙的说法,既不符合传统神学观念,更不符合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现实,在民间很难推广开来。到了明代,在《西游记》等小说中,玉皇上帝成为最高天神,三清皆列为其臣属。《封神演义》则又杜撰出洪钧老祖有三弟子,长为太上老君,次为元始天尊,再次为通天教主,三弟子分为两派,太上与元始助周武王,通天助殷纣王,互相斗法,打得一塌糊涂。以后民间除了道教宫观之外,三清的形象已难得出现了。分见“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诸条。

三清

道教名词。❶三清天、三清境。指仅次于大罗天的最高天界,也指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名玉清、上清、太清。
❷三尊神。指居于三清仙境中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境的元始天尊(天宝君)、上清境的灵宝天尊(太上道君)、太清境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又有“一气化三清”之说,认为“三清”皆为元始天尊化身。

三清

道教名词。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三清天、三清境。指三十六天中仅次于大罗天的最高天界,亦指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谓由大罗天所生的玄元始三气化成。《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舍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其二指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即玉清、上清、太清之合称。全称为玉清元始天尊(亦称天宝君),由混洞太元之青气化生而成;上清灵宝天尊(亦称太上道君),由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而成;太清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而成。此三君各为教主,即三洞之尊神,分居三清境,统御诸天神,为神王之宗,飞仙之主,宇宙万物皆为其所造。《魏书·释老志》谓,老子先天地生,厥迹无常,历任三皇五帝之师;《隋书·经籍志》又谓,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故称元始。天尊之体常存不灭。三清之说初见于六朝,唐宋已臻极盛。又有“一气化三清”之说,指三清皆为元始天尊之化身。道教中也多用三清作为道观的名称,如江西龙虎山的上清宫,沈阳的太清宫等。有时“三尊”也指三清之尊神。

三清

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称。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亦称三清天、三清境。元始天尊手拿圆珠,象征“洪元”,住清微天之玉清宫,故称玉清; 灵宝天尊握太极图,象征“混元”,住禹余天上清宫,故称上清。道德天尊持扇,象征“太初”,住大赤天太清宫,故称太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为三洞教主,统御天神飞仙,创成宇宙万物。又有“一气化三清”之说,谓“三清”皆为元始天尊化身。三清说始于六朝,唐宋臻于极盛。道教宫观中多有殿堂专门供奉三清神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