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王

夏禹、殷汤、周武王合称为三王。《风俗通义》:“三王: 《礼号谥记》说: ‘夏禹、殷汤、周武王是3王也。’”

三王

指初唐三个骈文、骈赋、散文作家王勃、王绪和王仲舒。这最早是韩愈提出来的,他的 《新修滕王阁记》说: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 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 《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 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违。” 他自己解释说: “王勃作游阁序,王绪作赋,今中丞王公为从事日作修阁记。”王勃(650~676),字子安,初唐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曾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极写滕王阁的气势和自己的登临所感,对仗工稳,词藻华丽,将声色与性情完美结合,是一篇杰出的骈文,全无六朝骈文的绮靡脂粉之气。其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最为人称道。王绪,生平不详,他写的《赋》也没传下来。王仲舒(? ~823)字宏中,太原人。他写的《记》也没传下来。

三王

湘西土家族、苗族、汉族共同崇拜之神。其神为兄弟三人。据清光绪《湖南通志》载张家正《三神纪闻》略云: “……相传杨老洞官有室女,贞静寡言笑。一日浣纱龙井坝,忽见金光射体,如有人道之感。逾年,一产三子,抚育成人,遂从母姓,即三王也。长而英勇,体貌俱别。时贵州红苗悍且众,蹂躏五溪殆遍,王率素所亲信之三十六人,尽歼其党至五寨司齐梁洞而止。凡被苗虐者,辄走告王。王至,无不折服。事闻于朝,得召见。朝廷奇其状貌英武,恐为边患,乃赐以鸩酒,谕之到家方饮。归至白马渡(沅陵境内)饮之,行三十里,皆卒。卒而为神极灵应,苗畏惮之。卒之日当小暑,至今每遇忌辰前后十四日,民苗斋戒,禁屠宰,而鸦溪尤加谨焉。” 民间传说杨氏兄弟死后,灵魂不服,化作三条金龙盘于金殿柱上,惊得皇帝不能坐朝,始封兄弟三人为侯,立庙享祀,阴阳两管,其祠称“三侯庙”。乾隆六十年,苗民举兵围永绥厅城。保靖、凤凰、永绥各厅均请三神旗镇守,保全无虞。苗变平后,当地官绅奏功于朝,保靖请大王神旗请封“靖远”; 镇竿请二王神旗请封“镇远”; 永绥请三王神旗请封“绥远”。乾隆敕封其为 “宣威助顺靖远、镇远、绥远三侯”。咸丰四年晋封王爵,号仍旧,岁以春秋二仲致祭,遂称 “三王”。民甚敬畏,自怀化黔阳、靖州至湘西保靖、凤凰、永绥一带,庙宇遍立,长年祭祀。

三王

清诗人王士禛与其长兄王士禄、叔兄王士祜三人的合称。王士禄,字子底,号西樵,著有《十笏草堂集》等。王士祜,字子测,号东亭,著有《古钵山人集》等。顺治十二年(乙未),王士禛22岁入都考中进士,文名渐著。后二年八月,游历下,与长兄西樵、叔兄东亭等诸名士于大明湖办秋柳诗社。因三人均有诗文之名,被称为“三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