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扶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扶养夫妻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互相扶助、互相供养的行为。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给付扶养费的权利”。婚姻法还规定;“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裁定。”这一规定虽然适用于男女双方,在扶养义务和领受扶养的权利上完全平等,但主要起到保护妇女权益的作用。它有利于消除女方在离婚问题上有可能产生的经济顾虑,有利于贯彻婚姻自由的原则。对于年老、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配偶,拒不履行扶养义务,情节恶劣的,应按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扶养特定亲属间的相互扶助和供养。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将其分为夫妻、父母子女间的“生活保持义务”与其他亲属间(兄弟姊妹)的“生活扶助义务”两种,含义包括抚养、扶养与赡养。我国婚姻法的扶养,专指夫妻相互间的扶助和供养。其第1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违反者须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参见“抚养”、“赡养”。 扶养特定亲属间一方须对他方承担生活供养责任的法律关系。前者称为扶养义务人,后者称为扶养权利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