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扶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扶桑rose of China;Chinese hibiscus

Hi-biscus rosa-sinensis,别名朱槿、佛桑。锦葵科木槿属观花灌木。汉代《山海经》中有“汤谷上有扶桑”的记述。以其叶似桑而枝条相扶相倚而生,故名。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中解释,以其花如木槿而颜色深红,称之为朱槿。并有“深红色,花五出”的记载。清初的《花镜》中,记扶桑春末夏初开花,“有深红、粉红、黄、白、青色数种,并单叶、重叶之异”。此时已培育出许多新品种,成为著名观赏花木。
扶桑为落叶或常绿大灌木,高达6m,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广卵形或狭卵形,长9~13cm,边缘有锯齿或缺刻。花大,径10~17cm,单生叶腋,有红、粉、黄、白等色。单瓣者漏斗形,花蕊伸出花冠之外,重瓣者花形略似牡丹,故有朱槿牡丹之名。花期长,以夏、秋为盛,有的品种常年有花;蒴果卵圆形。重瓣品种多不结果。扶桑有单瓣、复瓣及重瓣3种类型,常见的品种有:‘锦叶’扶桑(cv.Cooperi),叶狭长,有白色斑纹,花小,朱红色。‘深红’扶桑(cv.Van Houttei),花深红色;‘彩瓣’扶桑(cv.Calleri),花瓣上半部黄色,基部朱红色。扶桑产中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台湾、浙江南部和四川等地。温带地区温室盆栽。喜光,但阴处也可生长,甚少开花。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气温在30℃以上开花繁茂,在2~5℃低温时出现落叶。不择土壤,但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开花硕大,水分过多时叶易黄落。生长强健,耐修剪。多春季行扦插繁殖。扶桑抗病力强,虫害少,在通风不良或光照不足时,有棉蚜(Aphis gossypii)、糠片盾蚧(Parlato-ria pergandii)或煤污病(Cladosporium sp.fumago va-gans)等为害,蚜虫可用800~1000倍乐果喷杀。煤污病由蚜虫传播,初时可用水冲洗。对介壳虫可喷马拉硫磷1000倍液杀灭。
扶桑花色鲜艳,花大形美,品种繁多,且花期甚长,四时不绝,是著名的观赏花木。除盆栽观赏外,也常用于道路两侧、分车带及庭园、水滨的绿化。高大的单瓣品种,常植为绿篱或背景屏篱。

扶桑Fusang

锦葵科。又名朱槿。灌木。叶互生,宽卵形或狭卵形。花单生叶腋;副萼6—7,线形;萼钟状;花瓣5,回旋状,玫瑰红色、淡红或淡黄色;单体雄蕊;柱头5。蒴果卵形。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各地栽培,观赏植物;茎皮纤维可代麻制绳索、织麻袋;根、叶及花入药,能利水、解毒消肿。

扶桑

古国名。指今日本。后为日本的代称。一说指今墨西哥。参阅《梁书·东夷传·扶桑》。(《南史·夷貊传上·扶桑》文同)。

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

又名“朱槿牡丹”。双子叶植物。锦葵科常绿灌木。茎直立,多分枝,高1~5米,叶互生,阔卵圆形似桑叶。花大,生于叶腋,有单瓣和重瓣,花色黄、粉红、大红、白色等。扶桑是我国名花,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北方盆栽,南方地栽作公园、庭院观赏植物种植,一树开花数百朵,花朵大而丰满,花形花色多变,品种繁多,颇受人民喜爱。扶桑喜阳光,适宜开阔光照充足环境种植。育苗期用扶桑重剪后母株产生大量新枝,新枝长到10厘米左右,疏下过密的小枝,带踵掰下扦插在沙床内,在20℃以上条件下,也会很快发根成苗。在强光照、肥水充足条件下,花繁叶茂。冬季宜放在10℃以上室内向阳处,少浇水,土壤潮干状态,室温低于1℃常会受冻死亡。与扶桑相似的锦葵科盆栽花木还有拱手花篮、吊钟花、木芙蓉、黄槿等。

扶桑

扶桑Chinese hibiscus

Hibiscus rosa-sinensis L.,又称朱槿。锦葵科,木槿属。观赏植物。常绿灌木。2n=92,144,168。原产中国南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被选为马来西亚国花和美国夏威夷州州花。叶互生,青翠似桑叶。花大,有单瓣和重瓣,花色有白、粉红、红、黄和橙等,栽培品种繁多。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和通风环境,不耐寒霜。扦插或嫁接繁殖。扶桑枝条萌发力强,修剪才能使枝茂花繁。在暖湿地区多散植庭园,作为花篱,盆栽时适用门厅布置。根、叶、花可入药。同属另一观赏种为吊灯扶桑。重瓣朱槿则是扶桑的变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