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抑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抑扬yiyang

一种极端的转折,使文章错落有致,摇曳生姿,引人读兴。
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有一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发展过程,人们最初的判断常常不够准确,须待认识不断深化,才会看清实质,纠正最初的错觉。记叙这一认识过程,就是记叙性文章中的抑扬手法。抑扬,可以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也可抑扬交错、欲扬先扬、欲抑先抑等等。先抑后扬,目的是扬。先抑,把人的感情思维引向反面,然后再调转笔锋,让读者翻然省悟。如杨朔的《荔枝蜜》,开头写孩提时被蜜蜂螫过,曾厌恶蜜蜂,而后再对它进行赞美。先扬后抑,目的是抑。先写反面,从扬中骤然跌落,令读者思味。如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等中的主人公,他们都是悲剧人物,但在作者写出他们悲哀的结局前,都先安排了一些“扬”的细节。孔乙己窃书挨打后,并没死去,他是在满足了喝酒的极大幸福后才告别人世的。阿Q也曾洋洋自得,很了不起过。祥林嫂有过家庭的幸福和捐门槛后的振奋。这些“扬”,都加强了反衬的力量,比一味地“抑”,更加震撼人心。抑扬交错,是有扬有抑,又扬又抑,反复再三,曲折多澜。如莫泊桑的《项链》,女主人公从逆境到顺境,再坠入逆境,命运起伏跌宕,经历悲喜交集。欲扬先扬、欲抑先抑的方法比较简单,一般为一种侧面的、事先的小铺垫。如人物正式亮相前的侧面介绍、交待。
抑扬,可以使矛盾曲折复杂,情节变幻莫测。一件很平常的事,通过抑扬手法,可写得有急有缓,有高有低,情趣动人。

抑扬Yiyang

一种极端的转折技法, 它不但吸收了转折的优点,而且使转折的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用 “抑”来烘托“扬”,突出 “扬”,从而鲜明地表现主题。文章中使用抑扬的认识论基础是: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有一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发展过程,人们最初的判断常常不够准确,须待认识不断深化,才会看清实质, 纠正最初的错觉, 如此即造成一个由 “抑”到“扬”的认识过程。叙述这个认识过程,就是“抑扬”的技法。它可以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也可以抑扬交错。先抑后扬,目的是扬,如杨朔的《荔枝蜜》;先扬后抑,目的是抑,如鲁迅的 《伤逝》;抑扬交错,所评价的对象及文章的主题都比较复杂,需细心体味,如莫泊桑的《项链》。记叙文可以使用抑扬, 论说文也可以使用抑扬,如驳论中的 “归谬”,就是先扬后抑,表面上 “承以”敌论是: “正确”的,然后按照逻辑规律给予引申,最后充分暴露出敌论的荒谬,在“抑”中置敌论于死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20 7: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