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投入产出法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 methods研究经济系统各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特别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产品生产与消耗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投入指进行某项经济活动的消耗,如生产活动中消耗一定数量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设备等。产出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中得到的产品等。20世纪30年代,列昂季耶夫(W.W.Leontief)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投入产出法,并编制了美国经济1919年和1929年的投入产出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这个方法受到美国政府重视。1949年,美国劳动部和空军合作,编制了美国经济1947年投入产出表。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有90多个国家先后编制了投入产出表。中国已编制1973年、1979年、1981年、1983年、1985年和1987年六个报告期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 直接消耗系数 通常用aij表示,它反映在每单位第j部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第i部门产品数量,即: ❷产品结构; ❸产品比价的变动。引入直接消耗系数后,(1)式可写为: ❷每列之和小于1,即 ![]() X=(I-A)-1Y (6) 引入直接消耗系数后,(2)式可写为:![]() X=(I-C)-1(D+V+M) (8) 完全消耗系数 说明在单位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直接和间接消耗的各部门产品的数量。以bij表示第j部门单位最终产品对第i部门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表1 简化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单位:亿元
完全需要系数 说明为得到某部门单位最终产品对各部门产品的完全需要量(包括直接需要量和间接需要量),其计算公式为: ![]() 动态投入产出模型 主要有列昂季耶夫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大道模型和半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等。列昂季耶夫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为: ![]() ![]() ![]() 上述动态模型可写为差分方程组形式: ![]() ❷投资的提前期均为1年,即t+1年新增产量所需投资应在第t年投入。可用来研究动态逆矩阵以及资本形成过程中的时滞问题。 农业投入产出模型 农业是投入产出应用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设计和编制了全国农业投入产出模型。该模型分为实物型、价值型、能量型三种。其基本结构如表2所示。农产品分为商品产品和非商品产品,国家要求按总产量和商品产量分别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据此,农业投入产出表每行应包括:❶农业中间产品,即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农产品; ❷农村自留,包括农民自给性消费及增加库存两部分; ❸非农业中间产品,如社会收购量中用于工业消耗的部分等; ❹商品产品中的最终产品部分,如用作城镇消费,返销农村,增加库存和国家储备、进口、出口等。该模型不仅包括投入部分,而且包括占用部分。前者有: ❶农业投入,即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农产品数量; ❷非农业投入,即农业生产中消耗的化肥、农药等非农业产品; ❸最初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农业税、公积金、公益金、纯收益等。后者包括:❶占用土地数量; ❷占用固定资产数量; ❸占用流动资金数量; ❹占用劳动力数量。农业投入产出表可用于分析主要农产品成本和纯收益以及农业副产品的使用去向等问题。 表2 全国农业投入产出模型(简表)
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是:与运筹学中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多目标规划等分支结合,编制最优化模型;研究理论上较完善而实际上又可行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构造和估计最终产品和最初投入的经济计量方程组与投入产出模型形成有机联系;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编表等。 投入产出法见“国民经济管理”中的“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法又称“部门联系平衡法”或“产业关联”。由美国经济学家瓦·列昂节夫(W.Leontief)20世纪30年代提出。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结构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分为实物型和价值型。在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定量预测,还可用于研究部门内部、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 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 method又称投入一产出分析。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或地区、企业各部门)投入和产出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昂节夫(W.Leontief)首先倡导应用。其要点为:根据统计资料,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来源和产出去向制成一种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并把各部门之间产品量的依存关系用代数方程式表示出来,通过求解线性方程体系,可以推断某一部门产销情况的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计算出各部门应生产的产品数量。这种方法涉及的范围较广,变量甚多,且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常需借助于电子计算机等工具求解。投入产出法常用于制订国民经济计划,进行中长期经济预测和经济分析。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