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测验toushe ceyan
又称“投射技术”。由L.K.弗兰克率先运用。此法是假设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 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给外界的刺激赋予某种意义,然后表现出适当的反应。人们可从这些反应中去推论他的人格。运用投射技术编制的投射测验是指以没有结构性的或没有固定意义的测题, 引起被试者的反应, 借以考察其所投射的人格特征的品质的一种测验。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语句完成测验、绘画测验、班达完形测验和逆境对话测验等等。一般的投射测验与其他人格测验有三点差异:
❶投射测验是给被试者一个模糊而暧昧的刺激情境, 使被试者有机会表达他内心的需求及许多特殊的知觉和对该情境所作的许多解释。通常有许多潜意识的东西在问卷式的人格测验中,常常不能显露出来,但在投射测验中就不同了。
❷人格调查测验是用若干标准化问题, 要被试者回答其在一些不同情境中有何感情或活动。而投射测验则不能告知被试者测验的目的,只能告知这是一种想象测验;它只是提供给被试相当自由的情境, 使其有充分表示知觉上个别差异的机会,让被试者间接说明他自己。
❸投射测验注重整体人格的分析,而一般的人格测验,往往只能测量某些人格特征。投射技术除可研究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外,也可用来考察个人的智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历程等。
投射测验Toushe ceyan
通过向被试提供一些未经组织、意义不明确的刺激情境,让被试自由反应,从而对其人格结构或个性特征做出推断的心理测验技术。该测验技术首先由弗兰克(L.K.Frank)运用。用此方法研究人格立足于下列基本假设:❶人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都是有其原因并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
❷这些反应固然决定于当时的刺激或情境,但个人本身当时的心理状况、过去的经验、对将来的期望,亦即他整个的人格结构,对当时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❸人格结构的大部分可能处于潜意识层,个人无法凭其意识说明自己(自陈法),而当个人面对一种不明刺激情境时,却往往可以将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泄露”出来,即把其人格特征等不自觉地反应于刺激物上。投射测验依据测验目的不同,测验材料性质不同,测验的编制、实施和对结果的解释方法不同,以及受测者的反应方式不同,可分为5类:❶联想法。使受试者说出某种刺激(如单字、墨迹)所引起的联想。例如荣格(C.G.Jung)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克(H.Rorschach)墨迹测验。
❷构造法。要求被试根据他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如主题统觉测验(the matic apperceptiontest,TAT)。
❸完成法。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等材料,让被试自由补充,使之完成,如语句完成测验。
❹选排法。要求被试根据某一准则(如意义、美观等)来选择项目,或进行各种排列,可用图画、照片等作为刺激项目。
❺表露法。要求被试利用某种媒介(如绘画、游戏、心理剧等)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如画人测验。投射测验与其它人格测验的区别在于:❶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意义,而是完全由被试通过反应而表现出来;
❷被试的反应广泛而自由,因此得到的反应资料丰富,甚至包含了许多在其它测验中难于显露的潜意识的东西;
❸被试不知道测验目的,反应就很真实;
❹可同时测量几个人格维度,对结果作整体性分析,并可用来考察个人的智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潜意识的心理历程等。由于投射测验的反应结果是非标准化的,故在对结果进行解释时必须非常慎重,同时也要求使用者受过严格训练且有足够的实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