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抗战建国纲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抗战建国纲领Kangzhan jianguo gangling是国民党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纲领。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武昌召开的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纲领除前言外,分为总则、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运动、教育等七项,共三十二条。总则规定:“确定三民主义及总理遗教”为抗战建国之“最高准绳”;“全国抗战力量应在本党及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对外政策,主张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制止日本侵略;否认及取消一切伪组织。对内政策,军事上:加紧军队之政治训练,使之一致为国效命;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在各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之下,与正规军配合作战;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政治上:组织国民参政会;改善各级政治机构。经济上:进行以军事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民众运动方面,提出在不违反三民主义最高原则及法令范围内,对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予以合法之保障。 抗战建国纲领1938年3月29日,国民党在汉口召开的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纲领。规定了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一系列政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