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抹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抹胸mòxiōng

也称“小衣”“胁衣”“裹肚”“内腰巾”“抹肚”“兜肚”。覆于胸前的贴身小衣。多为妇女使用。有前片无后片,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故称。也有较长大,着于外。通常以鲜艳的罗绢为之,着时二带系结于颈,二带围系于腰。兜面上大多有饰花,常见的有开口石榴、并蒂双莲、寿桃、鸳鸯戏水等表现美好情感与吉祥寓意的图案。视气候而定,有单、夹层之别,少数还纳有絮绵,既可用作遮羞,又可用以御寒。后演变成亵衣的代称。五代南唐李煜《谢新恩》词:“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毛熙震《浣溪沙》词:“一只横钗坠髻丛,静眠珍簟起来慵,绣罗红嫩抹苏胸。”宋王平子《谒金门·春恨》词:“书,一纸,小砑吴笺香细……怕落旁人眼底,握向抹胸儿里。”《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干娘)侧手从抹胸里取出一个帖子来。”元朱世名《鲸背吟》:“端相不似鸡头肉,莫遣三郎解抹胸。”杨瑀《山居新语》:“(宋末)幼主沛国公……内人安康夫人,安定陈才人,又二侍儿,失其姓名,浴罢,肃襟焚香于地,各以抹胸自缢而死。”《金瓶梅词话》第二回:“抹胸儿重重纽扣。”《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只见这三姐索性卸了妆饰,脱了大衣服,松松挽个鬏儿;身上穿着大红小袄,半掩半开的,故意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建炎以来,临安府浙漕司所进成恭后御衣之物,有粉红袜胸,真红罗裹肚。”徐珂《清稗类钞·服饰》:“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袜腹,又名袜肚,以方尺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肚,男女皆有之。”

抹胸

参见“肚兜”。

抹胸

有“小衣”、“胁衣”、“裹肚”、“内腰巾”、“抹肚”、“兜肚”等多种称谓。《中华古今注》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述:“抹肚盖文王所制,谓之腰巾,至汉武帝以四带,名曰抹肚。”又《丹铅总录》中也有“抹女人之胁衣也,今之抹胸。”的记载。到了清代抹胸更为流行,清代人冬、夏季节都戴抹胸。抹胸的样式为一块与前胸腹大小相宜的菱形布片,并有带子挂于脖颈,后系于腰间。它主要是起着遮掩女性乳房的作用,兼有保护胃、小腹免受风寒的作用。直至今日,我国有些地区的农村妇女仍保留着佩戴抹胸的习惯。抹胸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的乳罩,几千年来一直为广大妇女穿用,并且越做越精致,在抹胸上刺绣有各式各样的花卉图案,十分美观。历代的抹胸多为大红色,美观、喜庆,又有避邪的说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