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16 三苗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有苗”,“苗民”。分布于今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江西鄱阳一带。传说舜时被迁至三危 (今甘肃敦煌一带)。 三苗又称“苗民”、“有苗”。中国古代民族。传说黄帝时代居住在长江中游,参加过九黎部落联盟,尧舜禹时,屡次作乱,皆被征服,从此日趋衰微。参见“九黎”。 三苗亦称“有苗”、“苗民”。古族名。《战国策·魏策》载,三苗之地在彭蠡(鄱阳湖),洞庭(洞庭湖)以及文山与衡山之间。是尧、舜、禹时代中国南方比较强大的一个人群集团,传说舜时被迁到三危,三危,一说指甘肃敦煌一带,一说指南方的群山。有人认为系苗族、瑶族的先人。 三苗上古时代在江汉流域生活的一个氏族部落集团。又称“三苗国”、“苗氏”、“有苗”。古代以 “三” 为多,所谓三苗,指有诸多的氏族集团。三苗与九黎一脉相承,是九黎的后裔,与现今的苗族有渊源关系。《国语·楚语》载: “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 《黔记·诸夷》载: “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自长沙沅辰以南,尽夜郎之境,往往存之。”三苗部族集团十分强大,其活动的地域广。在尧、舜、禹时代,三苗曾加入过华夏部落联盟,曾为尧舜的一个诸侯。后三苗之君与尧舜抗争,遭炎、黄征战讨伐,三苗惨败。其部落联盟被瓦解,一部分留原地,归附炎黄,后与华夏集团逐渐融合。其中大部分离开江淮流域,继续向西南山区迁徙,至今日的湘西、鄂西、广西、贵州以及越南、东南亚各地。据载,今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的苗族,大都源于古代的三苗。《明太祖实录》、清《皇朝经世文编》均载: “苗人,三苗之后裔也”,“考苗族,古称三苗”。今苗族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也与古三苗保持着承继关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