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拍案惊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拍案惊奇拟话本小说集。明凌濛初(1580—1644)撰。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崇祯初授上海县丞,官至徐州通判。仇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曾献《剿寇十策》。后被起义军所困,呕血而死。以所撰短篇小说集初刻、二刻《拍案惊奇》(世称“二拍”)名世。又编有《南音三籁》。作有《国门集》及杂剧剧本《虬髯翁》、《北红拂》等。书分初刻、二刻两集,各四十卷。其中“二刻”第二十三卷《大姊魂游玩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重复。“二刻”第四十卷《宋公明闹元宵》则是杂剧。故“二拍”实有小说共七十八篇。题材多取自《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其他古籍。此编描写明代市民生活、思想的作品较有意义。《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叙商人泛海经商,《叠居奇程客得助》叙徽州商人程宰经商失败、发财的过程。此类反映商人追逐利润的思想,是明中叶后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具有时代特征。书中描写爱情婚姻问题的作品,如《李将军错认舅》表现刘翠翠和金定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宣徽院仕女秋千会》表现青年妇女对父母包办婚姻的反抗和对自主爱情的追求;《满少卿饥附饱飏》谴责忘恩负义、富贵易妻的丑行等等,及部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荒淫无耻的作品(如《青楼市探人踪》、《进香客莽看金刚经》),皆有积极意义。但表现消极落后内容的作品比重甚大,封建迷信、因果报应、宿命论思想,几乎充斥全书;猥亵淫秽的色情描写亦不少。思想和艺术成就均不及“三言”。初刻有明尚友堂刊本。此为四十卷原本,日本日光晃山慈眼堂藏。覆尚友堂本,三十六卷。消闲居刊本、覆消闲居本。另有通行大字本、坊刊小字本等。二刻有明尚友堂原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藏。北京图书馆藏本缺卷十三至卷三十。有一九五七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初刻拍案惊奇》(王古鲁搜录编注)上下册,及《二刻拍案惊奇》(王古鲁搜录编注)上下册,为较好通行本。 拍案惊奇拟话本集。明末凌濛初编著。分初刻、二刻两辑,简称“二拍”。各40篇,内有1篇重复,1篇杂剧。题材多取自古籍。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 拍案惊奇短篇小说集。明末凌濛初编著。有《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凌濛初是中国创作拟话本小说最多的一个作家,但以“二拍”影响最大。凌濛初因见冯梦龙编撰“三言”流传广泛,故应书贾之邀而编撰《拍案惊奇》。此书大部分取材是从《太平广记》、《夷坚志》等古今书中搜集、整理加工,而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少数作品反映了明代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数量较多,《李将军错认舅》是较好作品之一,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多数作品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论,充斥色情描写。虽然“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多数篇章也有一定吸引力,语言也还生动,但其思想和艺术成就均不及“三言”。世称80篇,实有小说78篇。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校正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