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藏佛教术语。指经藏、律藏、论藏。亦泛指佛教全部典籍。通三藏者,以学问渊博,称作三藏法师。经,指记载佛教典故、事迹、佛陀说教等的文献,为 “三藏”之一。律,初指佛门纪律,后泛指有关佛门弟子、教团的仪式、衣食住行、起居规定的文献典籍。论,指佛家议论、论述之文。 三藏是将佛教典籍按类分列成经、律、论三部分的通称。所谓经藏是指释迦牟尼去世后其弟子们根据亲闻口传的、阐述佛教教义的典籍;而将所追记的关于佛教戒律的典籍,统称律藏;论藏则是佛弟子们撰写的阐述佛教经律及其他著作的总称。这是各种语本的《大藏经》的主题内容。《大藏经》原先特指汉文大藏经,有不同时代编集的版本,如宋代的《开宝藏》、清代的《龙藏》、民国时期的《频伽藏》等约21种;还有在国外编的汉文版约9种,如在日本的《大正藏》、《卐藏经》等。现在还有藏文、蒙文、西夏文、巴利文等多种语本《大藏经》,所录经典数千部卷不等。在中国汉文大藏经中,分别按大小乘思想编录三藏。佛教徒中,专门研习论藏的称论师;精通三藏的人,称为三藏法师,如唐玄奘等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