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择偶标准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择偶标准

选择婚姻对象的标准。在人类历史上,自从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出现以来,就存在择偶标准的问题。由于择偶不单纯是婚姻当事人的个人行为,而是由现实生活需要决定的,所以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择偶标准。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择偶标准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生辰八字、属性相合等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则是金钱与美貌。1949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人们的择偶标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彻底抛弃了门第观念,而以个人条件为主,并且也越来越重视爱情的地位。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变化,择偶标准也有不同的倾向性。例如,新中国刚刚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重视个人的政治条件,以追求党团员、解放军和南下干部为荣。“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思潮盛行,“唯成分论”严重,择偶则重出身、重政治面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追求“实惠”、“海外关系”、“大款”又在一部分人中成为时尚。可见社会变动对人们的择偶标准有很大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主流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好的,即重视个人条件、重视爱情地位。1991年发表的《北京市婚姻现状调查报告》中关于农民择偶条件的调查数据表明,第一位被选择的是本人条件的占37.5%;第二位的是志趣相投,占33.6%,而家庭条件只占4.2%,可见人们已从对家庭等外部条件的考虑转向对个人条件的重视。在经济条件与爱情的权衡选择上人们倾向于综合考虑。55.7%的人认为爱情和经济条件都重要,29.2%的人认为爱情比经济条件更重要,只有10.5%的人认为经济条件更重要。可见,爱情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男女两性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不同,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以及心理上的不同,在择偶条件上也表现出差异。在以上提到的调查报告中,农村男青年对女方的要求是漂亮、性格好、有文化、身体好。女青年对男方的要求是个头高、身体强壮、有技术、有致富的能力。择偶标准对婚姻成败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择偶时应作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❶对方的自然条件。在择偶时,首先排除禁止结为婚姻关系的异性。婚姻是要繁衍后代的。婚姻的这一性质决定的择偶必须有优生的考虑。有血缘关系的异性,有严重遗传疾病和不适合结婚的异性都不可以作为选择的对象,以免影响后代。这已是我国宪法、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法中规定了的。在自然条件符合的前提下,要以建立和发展对爱情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最重要的条件。
❷有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即所谓的志趣相投,男女双方人生观、价值观的一致性是爱情的基础,是在婚姻中长期起作用的因素。
❸受教育程度相近。大量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的一致性对婚姻的质量和稳定有很大的影响。双方受教育的程度相差悬殊,容易产生婚变。这是由于教育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受教育程度相似,容易有相似的价值观,而受教育程度差距大,价值观差异大,自然产生许多矛盾而心理不相容。一些自身文化修养不高的女青年却追求对方有高学历,是知识分子,其实对婚姻是不利的。
❹文化背景相近。指双方各自生活于其中的亚文化相接近。因为长期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对个人的思想、性格、习惯、兴趣、爱好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从相差很远的文化背景中来的人,如中国人和外国人,城市里的人和农村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互相难以适应。一些有“攀高”思想的女青年往往企图以婚姻为手段达到到大城市或发达国家去生活的目的而选择与自己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为婚姻对象,其结果大多是不幸的婚姻,有的还会受骗上当。
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一致、性格上的相似或互补。个人在考虑择偶条件和用条件衡量对方时要抓住原则方面,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苛求,条件不要太理想化。条件太理想化而脱离实际和太苛求是一些青年错过了最佳择偶年龄或失去好的选择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择偶标准

择偶者根据有关婚姻、家庭方面的社会价值观和自身条件,对理想对象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文化、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在婚姻问题上的综合反映。对择偶、婚配和婚后生活均有影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