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换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换亲

双称交换婚。此种婚俗起源于古代的族外婚制,两个氏族之间互换女儿为媳,是一种对等交换的议婚方式。后来这种婚俗在姑舅表婚中表现为两代之间的换亲,即姑出嫁,生女回嫁舅家。此种婚俗一直沿续到阶级社会。主要原因在于经济落后,一些贫苦人家因无钱娶亲,只好采取以女儿换儿媳的方式,这样两家都可省去彩礼的费用。还有的是在若干家之间换亲,形成连环套,如一家毁约,则牵动其余各家。依参与换亲家庭的数目,民间称这种婚姻为“二拐亲”、“三拐亲”等。换亲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适婚异性,以满足生理和生活的需要,因此主婚权完全在于父母,是一种落后野蛮的包办强迫婚姻。换亲的着眼点是为儿子娶媳妇,往往不顾及女儿的意愿和利益,是对妇女婚姻权力和人身权力的剥夺和蹂躏。新中国成立之后,婚姻法明令废止一切形式的封建包办婚姻。

换亲

柯尔克孜族的传统婚俗。在柯尔克孜族的生活中,娶亲嫁女历来受到重视。结为亲家的两方为了更加亲密相处、相互依靠,习惯互娶对方的女儿做媳妇,以使亲戚更为密切。

换亲

婚姻陋俗。流行于农村、山区。偏远农村及山区的贫困人家,娶媳困难,如此家之男欲娶彼家之女,必以男家之女嫁女家之男,互相交换女儿婚配,故称 “换亲”,又称“扁担亲”。也有三家彼此换亲的。此俗多是以女儿换儿媳,多有因年龄及其他条件相差很远,而引起女儿反抗的,甚至造成捆绑、逃亡、自杀等悲剧。实属婚姻陋俗,可至今仍存。

换亲

婚姻习俗。旧流行于各地。是古代氏族外婚的一种形式。两个氏族男方协议互换其姊妹为妻,或互换其女儿为媳。现亦有三转、四转的,即三家或四家男方协议轮换其姊妹为妻,或轮换其女儿为媳。甚至有达七转之多,一般存在于贫困之家。此风俗今山东农村尚存。


换亲

又名《老少换》。两夹弦传统剧目。菏泽县两夹弦剧团改编演出。1956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60年剧本收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东省卷》。写老汉马估伦化钱买张三姐作妻;青年冯定保受媒人蒙骗,娶老妇梅氏为妻。在回家路上,冯定保与张三姐相互爱慕。在店家与梅氏周旋下,二人结为夫妻。马估伦无奈,只好与梅氏成亲。吕剧、五音戏、茂腔、柳腔、柳子戏、柳琴戏、四平调、哈哈腔等,均有此剧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7: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