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部九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三部九候中医诊法名词。指脉诊中切脉的部位(或包括力度)。在中医发展的早期,脉诊采用的是遍诊法,即诊察全身的脉搏跳动情况。遍诊法将切脉部位分作上、中、下三部,每部中又各有天、地、人三候,故称作“三部九候”。具体内容为:上部(头):天候为按两额动脉以候头角之气,地候为按两颊动脉以候口齿之气,人候为按耳前动脉以候耳目之气。中部 (手): 天候为按手太阴经(如寸口脉处)以候肺,地候为按手阳明经以候胸中之气,人候为按手少阴经以候心。下部(足):天候为按足厥阴经以候肝,地候为按足少阴经以候肾,人候为按足太阴经以候脾胃。此种三部九候诊脉法因过于繁复,故后被寸口诊脉法取代。寸口诊脉亦讲求三部九候,但其内涵已完全不同于遍诊法。寸口三部指将寸口脉分作上、中、下三部,上为寸,中为关,下为尺。诊脉时在三部各下一指,按下指力度轻重依次分作浮、中、沉三候,则三部共有九候 (参见“寸口”)。 三部九候脉诊方法之一。❶遍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的部位分头、手、足即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各有天、地、人三候,分别候内脏及头、身之气,合而为九,故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