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放烟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放烟火亦称放花。流行于各地,表示喜庆的方式之一,元霄节期间极盛。烟火由爆仗演变而成,始于隋唐,盛于宋。一般系包扎品,内装药剂,点燃后烟火呈各种颜色,并成各种景象。民间有打花、摇花、串花等种。打花:在村中支起铁炉;烧上铜、铁,铝末,端至空场地,一锨就把火花打满天空。红色、蓝色、银色、金色的火花,在闪耀,在飞落。一锨未落,一锨又起,有时一打就是几十锨。摇花:先是用烧纸包起铜、铁末放进铁丝灯笼中,倒上火油,拴上结实的绳索,连到一个高杆子上。然后,由年轻人抬到坡里点上火摇。摇起来时,灯里的“花蕊”便一圈又一圈地抛出来,又一层层地放出去,火花便闪闪发光。摇到高潮时,摇的地方便成了银花烂漫,天地皆彤的花海。窜花:一般是用火药和铜铁末搅拌成堆,填进专放窜花的铁垛和砖垛。夜时,把火药点燃,火药和铜铁便往天上窜。“花蕊”窜上去,花落下来,象一颗银花树,甚为好看。这几种烟火品种已很少见,更多的新式品种却纷纷涌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