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故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故意刑事诉讼名辞。亦指明知其行为会侵害他人或他人的利益并触犯刑律而放任并促使这种行为发生并导致犯罪结果的称故意。《晋书·刑法志》: “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 故意刑法上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分为两种:1.直接故意,行为人预见到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并希望其发生;2.间接故意,行为人预见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听之任之。前者的主观恶性大于后者。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故意过错的一种形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故意违反法律义务或致人损害的,虽不构成犯罪也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故意by intention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不良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其发生的心理状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