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故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故道又名陈仓道。古代关中与汉中间通道。自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西南行,出大散关,越秦岭,沿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源)谷地至今凤县折东南入褒谷,抵汉中。《史记·河渠书》: “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但该道较易行,又有水运之便,沿线州县众多,故蜀资北运秦陇多取此道。唐代与褒斜道并行,尤其中唐以后,陇西为对付吐蕃入侵,军粮大半靠秦蜀供给,此道益重。后为北宋入蜀大驿路。金元侵蜀大抵也沿此道。明末李自成数次自四川取此道出阳平关,往宝鸡、巩昌一带。 故道秦汉时陈仓县以南由散关起经黄牛寨、黄花驿至凤州这段道。据《汉书·高帝纪》记载,汉王刘邦在汉元年五月由汉中出兵,八月攻至陈仓。汉军曹参为前锋将军,“初攻下关、故道、雍邰”。刘邦主力的进军路线是由今汉中西行,经勉县、略阳、成县,然后折东北经徽县、两当、凤县、故城、越秦岭,入散关至宝鸡、凤翔,又南下夺取咸阳,即所谓汉王“东出陈仓,定三秦”。因陈仓县的陈仓山是宝鸡南四十多里秦岭北侧的一个小山峰。所以,历史上称陈仓县南的一段驿道为“陈仓道”,与故道相通接,因而又称陈仓故道。 故道中国古代著名栈道之一。因经由故道水而得名。故道水源自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关南,西南流至今陕西略阳县白龙江镇合西汉水,唐以后始称嘉陵江。故道起自甘肃两当,途经徽县、青泥岭、白水关、陕西略阳、勉县至四川广元。开通于秦亡之前 (前207),由略阳南行经飞仙岭、阴平(今文县) 与南栈道接通,可达广元。唐玄宗在公元756年避安史之乱时,即经故道至广元转南栈道进入四川。 故道古代联系关中、汉中进而通四川盆地的最早道路之一。又称周道、嘉陵道、陈仓道。西周时即已开通。起自陈仓 (今宝鸡市东),西南行出散关沿故道水 (即嘉陵江)、谷道至今凤县折东南入褒谷,出抵汉中,与入蜀的石牛道相接。《史记·河渠书》说 “抵蜀从故道”,即此。秦汉之际刘邦自汉中出陈仓还定三秦,三国蜀汉建兴 (223年~237年) 中诸葛亮北伐,曾取此道。 故道甘肃陇南山区古代入陕、入川道路的泛称。其中自河池今徽县,经两当、凤县越大散关东抵陈仓的一段,是汉高祖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线路。自河池、两当,凤县西南行,穿褒斜谷,通汉中,和陕西连云栈道相接,即是刘邦取南郑的线路。自河池往北经武街 (今成县) 至上邽 (今天水市)。由河池西南行,和羌氐道阴平栈道相接,可达武都、岷县和阴平等地。这条古道上的河池、武街等城镇, 均是故道上的交通枢纽。 故道古道路名。又名陈仓道。起自陈仓(今宝鸡市东),西南行出散关,沿故道水谷道至今凤县折东南入褒谷,出抵汉中。历史上为往来秦岭南北的主要通道。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自汉中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