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毛泽东在1941年7月中旬为原延安中国医科大学第14期毕业学员题词。“救死扶伤”一词见于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虏救死扶伤不给”。指救护濒死的人,搀扶受伤的人。这个题词概括了医德的基本要求。它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中爱护人、关心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指出了医务人员必须对任何病人都要一视同仁地救治的职责与义务。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激励和鼓舞广大白衣战士为人民健康事业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对于今天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促进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见“革命人道主义”条、“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