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育投资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教育投资jiaoyu touzi

指用于教育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其中财力是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通常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的教育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资金,集体投入的教育费用(包括基建资金)、个人负担的教育费用以及其他投资和资助。在我国,国家是教育投资的主要承担者。我国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渠道有:❶国家预算计划安排给教育部门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❷国家预算安排给各部门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的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
❸地方机动财力安排给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各厅、局、委部门)所属各级各类学校的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❹教育费附加,此项收入首先用于改善基础教育的教学设施,这是国家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开辟的一条重要的稳定可靠的教育资金来源。计征办法和附加率可因地制宜,但不按人头、地亩计征,有的县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可达当年该县教育事业费的20~30%,有些省、市、县规定教育费附加占其全部税收的1~2%;
❺各主管部门机动财力中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❻厂矿企业利润留成、事业单位计划内或计划外资金用于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及职工各级各类教育的经常性费用或基建费用;
❼集体企业和乡、村集资用于大、中、小学、幼儿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费用;
❽各级各类学校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勤工俭学收入用于学校开支的经常费和基本建设费用;
❾学生家长和本人交纳的学杂费等;
❿社会团体、个人捐助,国际组织和海外华侨捐助用于各类教育事业的费用。
衡量教育投资的主要指标有,教育投资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 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人均教育投资量。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教育投资Jiaoyu touzi

用于教育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称。其中的财力,是人力、物力的货币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投资就是教育费用的投入。教育费用包括国家拨款的教育经费,集体投入的教育费用,个人负担的教育费用。在资本主义国家,把教育投资称为教育资本。在中国,国家是教育费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教育费用的投入通常又是指教育经费的投入。由于不同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同,其投入教育部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不同。如1950年美国每100元的固定资本投资,需要16元教育投资来推动。1965年需要31元,1970年需要34元,1974年需要37元。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看,办教育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新价值。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根据美国舒尔茨的计算方法,日本在1936—1955年的20年间,在国民收入增长部分中,约有75%是由于增长教育投资取得的。美国由于教育投资而增加的国民收入,约占国民收入总额的35%。中国对于教育经费投入的基本要求是:❶教育经费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长。
❷教育经费的投入,应有计划按比例进行。
❸教育经费的投入,既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❹教育经费增长的速度要略高于基本建设投资增长的速度。

教育投资

一定时期内社会投入到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和的货币表现。包括国家财政预算总支出中拨给教育部门的经费、集体投入的和个人投入的教育经费。教育投资主要用于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费,前者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以维持教育经常活动的进行,后者用于更新、扩大和购置教育固定资产、改善教育物质技术装备条件。目的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和后备劳动力,发展智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投资

一定时期内社会投入到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总和的货币表现。包括国家财政预算总支出中拨给教育部门的经费、集体投入的和个人投入的教育经费。教育投资主要用于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费,前者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以维持教育经常活动的进行,后者用于更新、扩大和购置教育固定资产、改善教育物质技术装备条件。目的是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和后备劳动力,发展智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