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教育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教育诗》jiaoyushi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第一部长篇教育文艺著作。1933年秋天,马卡连柯在高尔基的鼓励与督促之下,把自己1925年开始写,1928年完成的《教育诗》第一部分寄给了高尔基,其后于1934、1935年先后把《教育诗》的第二部分也寄给了高尔基,高尔基对这部长篇著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在给马卡连柯的信中称赞道:“据我看来,《教育诗》是你的成功之作,不必说这本书主题的意义,不必说那趣味横生的题材,你妥善地分析处理了这些题材。并且把握住了故事的正确、生动和真实的风格。在故事里,你的幽默笔调是非常恰当的,简直不能再好了。”(1933年3月25日《高尔基致马卡连柯》的信)
《教育诗》是以高尔基工学团的实际生活的斗争经历为题材的,它是作者在领导该工学团过程中,把全部精力和心血倾注于流浪儿、少年违法者的教育和再教育工作的真实写照。书中主人公安东、谢苗诺维奇和扎陀罗夫、布隆、伏洛霍夫等就是马卡连柯与几个工学团员真实人物的化身。全书分为三部,第一部描写工学团组建初期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英勇斗争情况;第二部叙述了工学团这个坚强集体的形成过程和在教育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作用;第三部描述工学团的发展、壮大,把一批批新收容的流浪儿帮助、教育、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材。《教育诗》全书60多万字,写成于1933—1935年,1949年编入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编辑的七卷本《马卡连柯全集》第一卷,1951年出版,我国由耿济安、高天浪、王云和翻译成中文,1957年11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育诗》Jiaoyushi

苏联作家、教育家马卡连柯根据他在高尔基工学团从事教育工作中的真人真事写成的长篇小说。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高尔基工学团的初创及其艰苦的生活和斗争, 以及这个集体的形成。第二部分描写工学团的特征, 它的成长,经济情况和学童们健康状况的好转,劳动和集体教育在工学团成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三部分描写工学团团员迁到新址库良日后, 依靠集体的力量帮助库良日280个堕落儿童,使他们转变过来。马卡连柯在第一章开宗明义地指出:要用新的方法塑造出新人来。马卡连柯在改造这些染上恶习的青少年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劳动教育、集体教育和纪律教育。在高尔基工学团,改造的奇迹首先是学童通过参加劳动的途径完成的。学童们对劳动意义的认识,他们的劳动热情的逐步提高,标志着他们的成长过程。学童们由参加的劳动并非自愿到沉醉于劳动的喜悦之中,最后把劳动作为自己的需要,劳动已成为孩子们的欢乐。马卡连柯把劳动看作具有巨大作用的教育因素,成功地把劳动、生产和教育结合起来。工学团是有学校,有农业劳动,有各种小型工场可以从事生产。马卡连柯特别重视这个集体的形成和集体精神的培养,在对库良日学童的改造过程中,充分显示了高尔基工学团集体的力量。在纪律方面,高尔基工学团实行混合联队制度,实行军事化,使学童们认识到必须爱护集体的荣誉,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集体的要求。《教书诗》这篇著作,用形象的、艺术的手法总结了无产阶级教育经验,对前苏联以及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教育诗》

前苏联俄罗斯作家马卡连柯(1888~1939)的长篇小说。根据作家在高尔基劳动教养院的8年亲身工作经历写成。
小说讲述了1920年前苏联国内战争刚刚结束,马卡连柯接受党和政府的委托在乌克兰波尔塔瓦附近创办一所童犯教养院,收容和改造战争中产生的流浪儿童和少年。劳动教养院初成立时,学童们打架斗殴,宿舍如同 “强盗窠”。院长(作者本人)和教职员们认识到体罚不是“全能教育法”。他们大胆在教养院里安排军事训练、军事游戏课程,激发学童们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特别是学童谢苗受教育成为生产队长的过程,更说明了,对青少年渴望美好世界、渴望建立功勋的心灵的深刻洞察和对他们的充分信任,在教育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养院发挥了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童们创办剧院,自己演出。不仅自己成为了 “新人”,而且带领落后者前进。小说在高尔基访问教养院的节日气氛中结束。

教育诗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著。教育文艺作品。1935年写成。是其领导高尔基工学团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共3部。第1部描述工学团初创时期与困难斗争的情况,第2部介绍工学团集体的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作用,第3部描写工学团成员在迁址后如何帮助教育新收容的流浪儿童。

《教育诗》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代表作。1925年开始撰写。全书分3部共61章。1933年《教育诗》的第1部被选入《第十七年》文学作品选集。1935年,《第十七年》、《第十八年》文学作品选集相继刊登了《教育诗》的第2部和第3部。莫斯科文艺出版社于1934、1935年和1936年分别出版了《教育诗》第1部、第2部和第3部的单行本。1934~1937年间,《教育诗》陆续出了3版;1935年和1936年又用乌克兰文出了2版。1937年,《教育诗》合订本问世。俄罗斯联邦教科院和苏联教科院出版的《马卡连柯全集》中都收入了《教育诗》。作者生前《教育诗》就已有英文、法文和荷兰文译本,在国外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反响。该书中译本收进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马卡连柯全集》第1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9:10